做强品牌,推动经济发展从过度依赖量的扩张、过度依赖低成本生产要素的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
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是保定市排名第一、第三的两大支柱产业。这两个行业有个共同点,高度市场化,竞争十分激烈。同样的产品,名牌与非名牌,高档产品与低档产品之间,价格相差十几倍甚至上百倍。
对此,容城澳森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艳成深有体会。作为容城规模最大的服装企业之一,澳森代理加工哥伦比亚、美特斯·邦威等国内外十几个知名品牌服装,不愁销路,不愁订单,按理说日子过得也不错。但周艳成却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国内某名牌休闲上衣出厂价是100元,进入商场后,可以卖到300元以上;国外名牌利润更大,出厂价200元,商场可以卖到1200元。而我们呢,加工一件服装,除去人工费、辅料费,只挣10元。”
澳森服装的境况,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保定服装产业的现实。纺织服装加工产业是保定的县域特色产业,分布在高阳、蠡县、容城、定兴一带,全市有各类纺织服装加工企业1.2万余家,全行业从业人员30余万人,但能像雅戈尔、杉杉这样叫得响的名牌却很少。
围绕推进纺织服装产业整合提升,保定规划了“一带”、“四城”、“十园”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格局,努力建设“京南纺织服装加工基地”,但不再只是量的扩张,重点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抢抓北京建设“时装之都”的机遇,与北京纺织控股、铜牛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雪莲、铜牛等一批京字号纺织企业落户高阳、容城等地。通过品牌带动,创新驱动,力争2015年,全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
“代工式的中国制造,没有话语权,只会像温水煮的青蛙,在一时的安逸中慢慢丧失独立自主能力。”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说。2010年,他们向社会公开宣告品牌口号“中国造,长城车”,彰显出做强自主品牌汽车的雄心。
代表中国,长城汽车已逐渐确立了“中国造”的国际影响力。在俄罗斯,长城汽车获得了“最受俄罗斯欢迎的皮卡”称号。在古巴,总统亲自接见魏建军,并把长城皮卡印制在古巴的货币上。长城四款主力车型,哈弗、炫丽、酷熊、风骏通过欧盟整车式认证,获得在欧盟无限制自由销售权,在中国汽车行业是首次,也是唯一。
“保定市已形成了长城、中兴、河北长安三大整车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工业生产体系,汽车出口量连续6年全国第一。”保定市发改委副主任康青介绍,保定加快推进长城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大整车产业,壮大零部件产业。力争到2015年,全市整车生产达到140万辆,零部件企业发展到500多家,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建成全国SUV、皮卡、轻卡、微型轿车生产和出口大市。业,壮大零部件产业。力争到2015年,全市整车生产达到140万辆,零部件企业发展到500多家,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建成全国SUV、皮卡、轻卡、微型轿车生产和出口大市。
作为大北京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保定一手抓新兴战略产业培育壮大,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推动经济发展从过度依赖产品量的扩张、过度依赖低成本生产要素,向创新驱动转变,向品牌效益型发展之路转变。古城保定打造低碳城市发展的新动力由此生成。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