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一天,国外不再提供硅原料,英利将“无米下锅”!严峻的现实,给保定这家光伏产业的龙头企业敲响了警钟,也坚定了英利攻克这一技术堡垒的信心。
克服重重困难,整合具有丰富经验的跨国技术团队,结合本土科技精英,英利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最终研发出了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的高纯硅料生产技术。2010年8月5日,英利六九硅业一期年产3000吨项目正式投产。与改良西门子法不同,项目采用全球第三代硅提纯技术——— 新硅烷法,实现闭环式生产,没有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全循环、低能耗、低成本、高纯度。该项目总规模1.8万吨,不仅生产太阳能级硅料,而且还可以生产电子级硅料,从而填补了我国在生产高纯度电子元器件材料上的空白。
六九硅业的投产,不仅让英利形成了全球领先的产业链,更重要的是,企业掌握了光伏行业发展的自主权。英利董事长苗连生就曾在公开场合宣布:“全球光伏行业的定价权在我这儿,只要英利不涨价,谁也别想涨价。”
卡脖子路段打通了,英利驶上了发展的高速路。今年7月,英利在海南总投资12亿元的一期年产1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完整产业链项目正式投产,加上已经投产的300兆瓦单晶项目,及现有600兆瓦生产线,英利产能已达1000兆瓦。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保定培育了英利集团、中航惠腾两个在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叶片制造领域全国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了光电、风电、输变电、储能、节能和电力自动化等六大产业体系,为我国新能源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聚集了人才基础、技术基础、项目基础和产业聚集基础,新能源企业由60余家发展到170余家。建立了国内首个可再生能源学院;成立了由15名院士参加的国内首家风电叶片研发中心,形成了体系完备的新能源产业创新平台。“中国电谷”新能源制造业基地,成为保定低碳城市发展的绿色动力,主营业务收入从2005年的60亿元猛增到2009年的314.48亿元,翻了两番多。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