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验资证明看,玩具总厂此时至少拥有2400万元的资产,只是这一资产并未移交给骅威玩具。但各股东用于出资的资产未办理产权手续。随后两年,玩具总厂并无大幅度的资产变动。
然而蹊跷的是,2000年玩具总厂由集体企业转为私人企业时,其资产却被大幅缩水。
招股说明书称,2000年3月22日,澄海市审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澄海市事务所”)出具报告,截至1999年12月31日,玩具总厂的净资产为34.8万元。2000年4月,上级主管单位澄海市凤翔街道办将玩具总厂的产权以122万元转让给自然人郭卓才。
在1997年还能拿出3000万元左右资产来成立骅威玩具的玩具总厂,净资产只被评估为34.8万元。
事实上,就在1989年12月和1994年2月,玩具总厂分别验资,其时的注册资本也有分别为60.8万和78万元。
招股书显示,一般来说,企业的净资产不会低于注册资产。1994年时,玩具总厂的净资产至少有78万元,然后6年后的1999年,却缩水为34.8万元。
上海一位保荐人指出,综合上述澄海市事务所的两个证明,广东骅威在1999年12月31日,总资产的规模至少为2400万元,净资产却仅为34.8万元,其资产负债率超过98.5%。“这基本不可能。”
由此可知,玩具总厂的净资产极可能远高于34.8万元。那么,郭卓才以122万元买玩具总厂的产权还合理吗?
上述保荐人认为,澄海市事务所出具的报告前后矛盾;玩具总厂和广东骅威几次增资和注册,绝大部分资金未到位却能拿到工商局的证明,可见其提供的证明可信度颇低。“这样的企业做起来风险比较大,我们公司内审肯定通不过。”
记者就此事先后拨通郭卓才和董秘刘先知的手机,刘先知表示马上要上飞机不方便接受采访,郭卓才则表示会让刘先知与记者进行沟通。截至发稿时,记者仍未得到郭卓才和刘先知的正面答复。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