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产泡沫,社会上的主流舆论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股市下跌时,舆论批评投资者不够理性,盲目跟风,同时呼吁政府救市,呼吁资金入场;等股市真的上涨了(有时甚至只是刚有起色,就如当前情况),舆论又倒向相反方向,声称市场出现泡沫,呼吁政府管制流动性,呼吁资金不要盲目入市。弄得投资者很是糊涂:这股市到底是涨,还是不涨啊?
尽管历史经验证明资本市场确实出现过泡沫,但这都是事后结论,事前几乎从未有人准确预报过泡沫的出现。而市场上之所以有人不断地宣称泡沫预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人只能以僵化的静态指标来判断未来的不确定性,不能认识到资产价值的估值体系是动态过程所致,于是就出现了只要市场估值水平一提高就大呼泡沫的现象,这是典型的刻舟求剑式的思维方式,对于准确判断经济形势有害无益。
泡沫论的另一个基点就是流动性的位置,一旦流动性大量出现在非实体经济环境中,就认为资产价格上升缺乏支撑,是在“吹泡泡”。这又是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难道流动性就不可以先进入非实体经济体系吗?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美国的货币发行机制,在美国,货币的发行是由资本市场决定的,当市场预期经济将要利好,企业未来价值上升时,包括股票、债券在内的有价证券价格就会提高。当有价证券价格的提高程度超过现有货币量的表达能力时,华尔街的券商和投资机构们就会向美联储要求再贷款或者再贴现,美联储就有义务向市场发行货币。
这种情况下,新增流动性是首先进入资本市场的,然后才会根据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逐渐进入实体经济循环。比较世界上各种货币发行机制,美国的“华尔街倒逼机制”可能是最科学的,因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货币的发行由市场预期决定,从而避免了人为决策的主观性,以及欧元发行模式的滞后性。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流动性完全可以先入股市,没有人会因为美国的这种模式而怀疑美国的股市是泡沫。
结合中国的实际,尽管我们和美国的货币发行机制存在重大差异,但这不是问题的最关键所在,无论你是什么发行机制,没有人能够证明流动性到了股市而没到实体经济就是泡沫,这一点是共同的。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假如中国的实体经济确实如股市预期的那样,很快进入复苏通道,而恰在此时我们通过适当收缩的货币政策把流动性束缚住了,实体经济的复苏就会因流动的不足而受到阻碍,是不是到那时我们再放宽货币政策呢?任何政策都需要稳定性和连贯性,即使相对灵活的货币政策也是如此,朝令夕改只能向市场释放错误的信号,这一点是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的。
关于通胀就不多说了,最近几个月《中国经营报》已经发表过多篇文章,阐述了通胀与产能之间的关系,基本结论是:产能过剩条件下,通胀很难滋生。此观点并不孤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先生最近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认为,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所要面临的问题不是通胀,而是通缩。
现在我们再把话题拉回到当前政策上,既然资产泡沫和通胀预期都缺乏有力的支撑(或者至少很不确定),那有没有比收紧货币政策更好的政策选择呢?当然有,就是调整经济发展结构。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受欧美市场萎缩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遇到了很大阻力,尤其是以外贸为主的产业比重过大的问题显现无遗。由于欧美经济的复苏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中国经济要想走出低迷,调整产业结构是必不可少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基本原则是:鼓励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潮流的新能源、新技术产业,同时大胆淘汰一批落后产业,让优质经营基因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权。
当前条件下,调整产业结构可以做到一举多得:对股市,调整后的经济发展方向可以尽早吻合当前的市场预期,有利于稳定(或者进一步提升)市场估值水平,避免由于上涨惯性而造成的实际虚高;对于所谓的通胀预期,无外乎是怕流动性过剩,但如果新兴产业得到政策鼓励可以蓬勃发展的话,先前在非实体经济中“打转”资金就会找到合理去处;而对于整个宏观经济,先进产业结构代表的是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经济发展模式,它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眼前的,而是更长远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调整产业结构的价值远比拘泥于当前缺乏确凿证据支撑的收紧货币要大得多。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