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有众多知名景点,仅平山县就有8家国家4A级景区。但在这些景区内,旅游商品品种非常单一,这些东西游客在其他城市都能买得到,没什么特色。专家提出,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本报记者 刘宝芝
暑期是旅游旺季,很多人到外地游玩,都会带回从景区购买的旅游商品,或陈列家中,或馈赠亲友。到法国买香水,到杭州买丝绸,到新疆买葡萄干,可游客来到石家庄,到哪儿能买到本地的特色旅游商品?带点什么特产回家?这似乎是个难题。
旅游商品
品种单一缺乏特色
吃、住、行、游、购、娱是游客在外的六件事,正在全力打造新的旅游形象的石家庄,面临着一个明显的“购”短腿。
石家庄本地产的旅游特色商品有什么?在哪儿能够买到?面对记者提出的这两个问题,20位市民中,有16位明确表示不知道本地产旅游商品有什么,只有4位市民说可以买些辛集的皮具、赵县的雪梨干,或者行唐的大枣。而对于在哪儿能够买到的问题,多数都回答“超市里”。
从天津来石家庄驼梁-五岳寨景区旅游的张先生说,石家庄景区风光无限,值得留恋,但就是买不到特色纪念品带给朋友。后来,他只能到石家庄市区的超市里买了一些石家庄产的食品。
和张先生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很多外地游客。“石家庄没什么旅游商品可买”就这样被口口相传。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遗憾多少会转变为对石家庄旅游的失望。当一个地方充斥着缺乏地方特色和独特个性的一般旅游商品时,游客无形中也会对当地整体旅游文化和氛围提出质疑。
农副产品
变身纪念品还需持续开发
作为一个农业大市,石家庄不少农副产品在省内乃至全国享有盛名。然而,缺乏整体的打包推介,商品的附加值不高,难以携带,种种因素阻碍了这些石家庄特产赢得外地游客的青睐。
记者了解到,在外地游客游览石家庄各大景区的线路上,没有外地旅游常见的固定购物场所,游客自然也见不到谁向他们在整体推介石家庄或河北特色产品。而走进省会各大超市,也基本难以看到石家庄特产专柜或专区。
我们难道没有代表石家庄特色的商品吗?
当然不是!
洛杉奇系列肉食礼盒,其中的“金凤扒鸡”是石家庄唯一的中华老字号。此外还有大枣、冬枣、板栗、核桃等都是具有浓郁河北风格的特产。像这些特色商品,在各大超市都可以买到。而藁城宫面目前已销往香港、澳门等地区以及日本、新加波、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行唐大枣、赵州雪梨等更是具有浓郁的石家庄特色。
“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比如大枣、宫面等由于售价不高,很难从中获得太大的利润。”一位旅游景点的工作人员说,赵州雪梨、晋州鸭梨非常好吃,也很有石家庄特色,但是因为不便携带,缺乏精致的深加工,再加上宣传不够,很少有游客会把这些石家庄特产带回家。
业内人士认为,农副产品要作为旅游商品被带往全国各地,在设计上要创新理念,除了体现当地特色,还要站在大市场的角度,认真规划,用符合市场需求的超前设计理念,对产品进行可持续开发。
特色缺失
浪费丰富的旅游题材
“旅游商品是旅游和商品的集合体,以旅游带动商品,用商品提升旅游,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它可以视为城市和景区的‘形象代言’。”省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石家庄,尽管名胜古迹不少,却很少会看见以著名景点为形象的旅游商品,本土文化特色的缺失是造成现状的重要原因。
河北经贸大学马胜祥教授说,旅游商品是一个产业,也是一座待挖的金矿。一边是日渐扩大的旅游消费需求,一边是持续短缺的旅游商品,如何将这断了的链条对接起来,是一个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而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一些景区经营思想还停留在“吃”、“玩”上,对旅游纪念品能带来多重效应认识不够。而单一靠门票收入的老路,会制约石家庄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如何调整旅游收入结构?旅游商品的产业化开发恰恰就是必经之路。“购”在旅游传统的“六要素”中,完全可以创造出更大的空间。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