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李铁映: 今天要特别警惕"捧杀"!
来源:求是 更新时间:2010/8/17 11:57:15   
>> 相关新闻链接
·国企要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排头兵 ·领导力:点燃企业的能量
·紧迫感:危机中的关键领导力 ·危机时刻怎么当领导
·中国企业家领导力软肋:重于进攻疏于防守  

 

 

三、弘扬延安精神必须使之融汇到时代精神中去

  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延安精神,必须把延安精神融汇到时代精神当中去,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就是继承和弘扬之必然。

  ——在改革开放中弘扬延安精神。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时代的基本任务,也是新的时代精神。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方式,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方法,是革除束缚、促进发展的精神。开放也是社会进步的方式,也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是大胆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精神。不改革,社会就没有活力,社会主义就不能发展,历史就不能前进。僵化就是死路一条。不开放,就不能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闭关锁国,也是死路一条。改革开放,合作共赢,正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延安精神是有机统一的。延安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积极探索如何推翻旧制度建立新中国。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改革。因此,延安时期,我们党在边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方面创建了一整套新的制度,如“三三制”、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民主选举、精兵简政、减租减息等等,既是对旧中国、国民党制度的改造,也是对苏维埃制度的创新和新探索。

  延安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革命的,也是开放的。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从国统区奔赴延安的知识青年有25万多人,仅1938年5月—8月,经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介绍到延安的就有2288人,最多时一个月就有1000人。还有600多海外华侨、200多国际友人来到延安。这些都说明,即使在那样的一个山沟里,我们党也不是封闭的。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同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发展有直接的关系。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都是伟大的革命者,也是伟大的改革者,伟大的探索者。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前人进行的革命、改革、探索的继续,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延安精神,使之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中,取得了辉煌成果。实践的探索找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建立了新中国;理论的探索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没有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就没有中国革命的成功,也没有毛泽东思想。

  实践探索是理论探索的基础、源泉、动力、检验标准和价值体现。理论探索是总结和概括实践探索的经验、升华的科学理论,又是实践的新任务、前进方向的指导原则。两种探索相生相依、相伴相随,共同谱写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同样是伟大的结合过程,但是任务更艰巨,情况更复杂。现实的社会主义,都是特色的、具体的、不断探索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一个历史的探索过程,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

  发展永无止境,探索也必然永无止境。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探索。今天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延安时期伟大探索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程度更深、情况也更复杂的探索。延安时期,条件艰苦,形势危急,敌人就在眼前,凶险能直感身受,而现在的环境远比延安时期复杂得多,风险也诡谲多变,延安时期的敌人不会给我们唱赞歌,而现在的敌对势力,对我们围追堵截的手法多不胜举、奇异变幻。正因如此,我们既要大胆探索,又要十分谨慎应对。



责任编辑:cprpu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