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李铁映: 今天要特别警惕"捧杀"!
来源:求是 更新时间:2010/8/17 11:57:15   
>> 相关新闻链接
·国企要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排头兵 ·领导力:点燃企业的能量
·紧迫感:危机中的关键领导力 ·危机时刻怎么当领导
·中国企业家领导力软肋:重于进攻疏于防守  

 

 

二、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

  任何一种传统、文明、理论、精神,在继承和弘扬时,必须与时代特征和新的实际相结合,不结合就不能继承,就要走进历史博物馆。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延安精神,必须与党的历史任务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结合得好,才能弘扬延安精神。深入研究和积极推进这个结合,是延安精神研究会的主要任务,也是新时期思想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所以强调这个结合,因为它是事物发展规律的要求:

  其一,结合就是实事求是。结合就是探索,就是创造,就是发展,就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变为客观存在的过程,就是化理想为现实的过程。结合是一种科学方法,更是一种哲学。纵观人类发展史,一切鲜活的生命,一切发明创造,一切发展的东西,都是结合的产物。结合是前后相继、新旧相生、发展创新的必然过程。文明是发展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因此,任何发展都是历史的继承和新的创造,也就是结合。不结合,抱残守缺,传统得不到继承,反倒会成为包袱;不结合,生吞活剥,外来的好东西不能滋养我们,反倒因消化不良而贻害我们。结合就是把一切好的、成功的,和我们的实际相统一。结合是实践过程,是方法论。

  其二,结合是党的宝贵历史经验。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发展史,就是一部结合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成为世界性的科学理论;社会主义正是因为同各国的历史和现实相结合,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逐步探索出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新道路,领导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回顾党的历史,能否实现结合,以及实现怎样的结合,是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而正确的结合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它是与教条主义根本对立的。

  其三,延安精神本身就是结合的范例。延安精神之所以有力量,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了。中国化是哲学概念,中国化是中国话语。理论要中国化,体制制度要中国化,具体的方法也要中国化。任何理论,任何外国的成功经验,任何好的都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结合,才能在中国解决中国的问题,才能发挥实际作用。延安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重要成果,它有着十分丰富深邃的内涵,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等等。延安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这就是中国精神。

  简言之,国内要保持长期稳定,实现长期发展;国际上要维护持久和平、共同繁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现中国的长期发展,不能实现长期发展,不是科学发展。而要实现长期发展,就必须保持长期稳定,建设和谐社会。不能长期稳定,也不是科学发展。在国际上,必须维护持久和平,促进合作共赢,实现共同繁荣。中国是与世界共同发展和繁荣的,中国的成功是世界成功的重要的一部分。中国要成为世界各国的朋友,中国人民要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喜欢的人。这也是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必然要求。

 



责任编辑:cprpu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