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一窝蜂似的就业运动降低了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觉得国有企业待遇好都想挤破头进去,觉得做公务员好大家都争着进政府机关,在人潮汹涌中很少有人去思考什么样的职业适合自己的兴趣,什么样的工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调查中,人们就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 “专业对口”和“兴趣爱好”比较靠后。从讲求“人岗匹配”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这种忽视专长和兴趣的就业,对社会来讲往往是效率较低的。
第三,目前的择业观暴露了社会创新创业精神的缺失。许多人择业时的理想标准是“钱多活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这种对回报的过分关注,对付出努力与创造价值的漠视,如果蔓延开来,我们谁也不要指望还能得到什么。假如创新创业精神丧失殆尽,用于财富分配的力量远大于财富创造的力量,社会前进的动力将大大消解。
为什么会有如此过度集中的就业倾向?不应将责任简单归咎于个人,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独立个体,他们只是在权衡利弊后做出对自身有利的选择。就业图景中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更多是由一些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造成的。
非市场化的资源分配机制导致部分行业、企业攫取了过多的社会资源。虽然改革开放已有30多年,但长期存在着市场和非市场两种分配资源的方式,在电力、石油、电信等领域,非市场导向的资源配置使许多本应属于公众的资源被用于营利行为,巨额利润使得垄断企业有冲动也有能力为自己人多发工资。其次,不透明的收入分配机制给部分行业或企业“肥水自流”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这使得一部分用人单位具备了寻租条件,从而在就业市场中始终充斥着希求一劳永逸的投机行为。此外,我们在文化和观念上的一些特征也不可忽视。比如,“学而优则仕”传统和官本位思维,“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就业选择,暗示人们追求一种稳定、安逸、远离竞争的生活,容易导致短视、盲目的就业选择。
对于目前的就业现实中凸显出来的问题,我们需要树立新的职业成功观和事业观。充分认识到职业图景是多元化的,每一个职业都有成功的机会。在选择职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特长和兴趣,让能力和兴趣成为持续取得成功的动力。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既要重视物质追求,更要强调精神上的追求,追求崇高理想与事业成功应成为指引职业发展的新航标。
同时,需要深化改革,尤其是在资源分配领域和收入分配领域,破除一切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公平竞争提供保障。政府除了向就业弱势群体直接提供就业服务、为希望创业的群体提供创业服务外,更重要的职能还在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促进能力导向和业绩导向的市场经济规则确立。在这样的环境中,高收入和高能力、高风险、高投入相匹配,杜绝劳动力市场中的寻租行为,以公平竞争环境保障高效率就业的持续进行。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