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豆现象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证实。发改委价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六七月是绿豆消费旺季,也是价格峰值,而陈豆临近售罄,新豆尚未上市。
“综合多种因素看,今年绿豆供应大幅减少是事实。由此判断,本轮绿豆涨价主要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李国祥说。此外,气候因素以及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也对价格造成一定影响,但价格波动幅度不会很大。
对于近期大蒜价格的复涨,相关分析人士认为,大蒜从去年5月开始涨价,是受减产、干旱和炒作共同影响的。但目前新蒜供应充足,涨价的症结还在于流通环节。
价格大幅波动的隐忧
自2004年以来,农产品价格即处于轮番上涨的格局,目前这种趋势尚未结束。在价格轮番上涨的背景下,再加上异常天气等因素,加剧了出现价格异常波动的可能,价格上涨会带来通胀压力,也给国家调控带来一定难度。
“今年小宗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并非过去一般农产品价格20%至30%的正常波动,而是数倍变化的异常波动,需要警惕游资炒作。”李国祥说。
记者注意到,此轮价格上涨,集中于粮棉油糖这类大宗农产品之外的小宗农产品。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尽管这些产品的价格变化一般均由市场调节,但不排除投机资本抓住一些突发事件、极端气候进行炒作。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马光远认为,由于存在信息不畅、调控不及时以及市场投机因素,客观加大了供需矛盾和价格波动幅度,给钻营者以可乘之机。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钱克明说:“大蒜、绿豆等小品种的市场价格发生异常波动,原因很多,但根本问题还在于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不规范,尤其是流通领域层层倒手批发、层层加码加价,导致消费者多花了钱,农民却难以得到实惠。”
与此同时,农产品价格上涨引发的通胀预期日益加剧。李国祥认为,自2004年以来,农产品价格即处于轮番上涨的格局,目前这种趋势尚未结束。在价格轮番上涨的背景下,再加上异常天气等因素,加剧了出现价格异常波动的可能,价格上涨会带来通胀压力,也给国家调控带来一定难度。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