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以来,以绿豆、大蒜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复涨再次引发关注。值得注意的是,继5月底发出加强农产品市场管理警示后,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近期通报,对七家涉嫌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的企业下达了最高100万元的罚单,这被认为是对农产品价格调控的又一剂“猛药”。如此猛药之下,绿豆能否“降火”?在当前流动性充裕条件下,投机资本会不会借着生产周期、天气因素等时机卷土重来?小宗农产品涨价会带来哪些问题?
绿豆大蒜双双复涨
综合多种因素看,今年绿豆供应大幅减少是事实。由此判断,本轮绿豆涨价主要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
对于近期大蒜价格的复涨,相关分析人士认为,大蒜从去年5月开始涨价,是受减产、干旱和炒作共同影响。
16.5元/公斤!这是19日北京新发地市场绿豆的平均报价,逐渐逼近该市场最高纪录19.5元/公斤;大蒜价格也重新进入上涨阶段,7月4日起,新发地大蒜批发价从7.4元/公斤,一度升至12元/公斤,20日的成交均价是9.9元/公斤。
连日来,记者走访北京多家超市发现,每斤绿豆价格基本都在10元左右。然而,这一波涨价潮不仅发生在北京,商务部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36个城市的57种重点食用农产品中,近7成在涨价。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国祥对本报记者表示,影响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种植面积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运输成本提高,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
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绿豆减产13万多吨,但出口增加13万吨,进口减少7万吨,即国内市场供应量减少30万吨;大蒜2008年产量是1800万吨,由于当年价格低,影响了2009年的种植面积,导致供给减少600万吨,去年仅为1200万吨。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