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市场“理性地”有效,随机走向的理论,在一个投资者面前显得格外荒唐。在巴菲特入主伯克希尔·哈撒韦后的 45年里,公司跑输标普500只有6次,而且都是在牛市。平均年度业绩(20.3%)胜过标普500指数(9.3%)一倍以上。就连2008年的超级熊市,哈撒韦(-9.6%)也超出标普500(-37%)有27%之巨。
股市有效理论又是怎样来自圆其说的呢?笔者1984年在美国刚进博士课程时,金融教授告诉学生说这不难理解,理由是20年里哈撒韦跑输了标普500指数三次,按随机走向理论,概率为千分之一。如果有一千万个投资者在市场博弈,将近一万个人能(侥幸地)有此“业绩”。问题是,这群“幸运儿”里能否有人继续保持此后25年里能有22年胜出标普500指数呢?计算其概率,我们发现当在十万分之七,即没有一个人!
随机走向的假设,就意味着每年的业绩同前一年或后一年都相互独立,即概率分配(伯努利分配)是完全没有记忆的。记得巴菲特1986年在《财富》杂志撰文,讪笑了“市场有效理论”的荒诞。即便如此,流行的金融理论还是罔顾市场实践,拒绝被证伪,继续把巴菲特看成章鱼保罗一类的“幸运儿”。事实上,金融理论确实没有更好的说法来取代已有的模型。不过人们会问,没有理论难道比谬误理论有更多的误导不成?
要学巴菲特的确不容易,除了老头的禀赋、勤勉、练历、个性,以及机运和其他环境因素而外,他的谦谨也是主要的“障碍”。他的正式传记作者(Ms. Schroeder of “The Snowball”)说,要发掘巴菲特的智慧,有如披沙沥金。这里一句评议,那里一段摘引,老头的教诲就像是在滴“眼药水”,一点点地,然而你干渴的眼睛却会因此看得清晰一点。也许是因为老人年届八十,想要给后世留下一份完整的记忆吧,近年来开始在课堂上、在电视中有系统地讲授他的理念。为此我强烈推介,主张引进他的节目,这对于完善中国的股市交易和提升股民行为,太有价值了。
在向股东们解释公司的业绩和策略时,巴菲特不止一次说过,他希望公司能够(实际也做到了)在牛市里表现中等以上,在熊市里却要大大胜出。事实上,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卓越业绩得益于熊市居多;从面上看,2008年是巴菲特最糟的年度,他个人财务损失达250亿美元,而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价自此前不久的峰值重挫40%!公司首季有15亿亏损(二季度又盈利);而公司业绩还明显落后标普500指数,这绝对罕见。
“原来巴菲特不是神!”有人惊喜地发觉。老巴当然不是神,有神就没有市场了。巴菲特也不需要那么神。只要在牛市比大众跑得慢半步,而在熊市比大家快半步,就既不会被牛踩倒,也不会被熊吃掉。超级熊市给他带来了始料未及的机遇,当大家都被打得满地找牙的当口,安全缓冲带厚实的便宜货是唾手可得。
看了巴菲特的长年业绩表现,我有时会这样想,若是把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当成债券又会如何?国债本金风险为零的看法,实在是相当幼稚的。纸币毕竟是累经通货膨胀严重缩水之后的钱,不是吗?四十余年以来,巴菲特公司的年回报率是20.3%(包括去年严重亏损的-8.9%),相对国债不足4.3%的平均年回报率,其间有16% 的缓冲带,抗御风险的结实,足以抵挡12级地震。
说到底,股市(也许还有楼市)可望带给你可观的报酬,来和通货膨胀竞赛。不冒这点风险,从长程看,货币贬值就会让你输定。即使没有章鱼保罗和达拉斯猩猩般的智慧,我们至少该明白这层道理。
(作者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教授,美国华裔教授学者学会(南加州)会长)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