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河北省院士联谊会】
阅读提示
7月20日,河北省院士联谊会第六次会员会议在秦皇岛召开。来自省内外的近百名院士相聚海滨,为河北发展建言献策,提供智力支持。
在当天上午举行的分组座谈中,院士们围绕河北的钢铁、纺织等产业转型以及节能减排等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焦点之一
河北钢铁要有“拳头”产品
“河北的钢铁和重化工产业总量不控制是不行的,这是关乎长久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曾担任河北省冶金厅厅长和冶金部副部长的殷瑞钰院士,对河北钢铁产业发展格外关注。“去年全国钢铁行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2.43%,远低于全国工业平均销售利润率5.47%的水平,还不如在银行存款收益高。”面对近两年来钢铁行业遇到的多重压力,殷瑞钰院士感慨地说。
省冶金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份,我省钢铁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600多亿元,同比增长51.34%。看似乐观的数字背后却伴随着市场价格下行、出口退税政策取消和需求萎靡的多重压力,限产、降价甚至停产的信号不时出现。
钢铁产业如何变大为强,这不但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点课题之一,也是院士们关注的焦点。
“钢铁产业怎么从大到强?首先要让产品成本更低,通过深度加工后附加值更高。”胡正寰院士举例说,“我们和河北一家企业合作了一个项目,就是把产自石钢的原钢轧成汽车变速箱用的轴,通过工艺改良,生产中原材料消耗比美国企业还低15%至20%,成本5000元一吨的钢材,经过深度加工后市场价格达到1万元。”
胡正寰院士曾赴临西就相关产业调研。“全国50%的齿轮泵都产自临西,这些钢铁加工企业都是农民办出来的,通过采用新技术赢得了市场,大型钢铁企业不应只生产建筑钢材,更要进军机械装备领域。”“一定要盯住质量和利润。”王国栋院士是国内著名轧钢专家,他直言不讳地指出,“河北钢铁产业要有几种拳头产品。”“许多钢厂在引进新的生产线之初就缺少特色。一样的工艺、一样的装备决定了一样的产品,这样不利于拳头产品的培养。”王院士的观点在我省冶金界也引起共鸣。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一直呼吁钢铁企业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切实拿出更有竞争力的高端产品来。“如果说过去十年河北钢铁产业依靠规模扩张走出了一条外延式发展道路的话,今后十年将是河北钢铁业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向技术和产品创新要竞争力的时候。”“面对转型压力,河北钢铁企业到了必须及早做出选择的时候了。”宋继军认为,像邢钢这种在未扩张产能情况下用10年时间走专业化产品定位路线的做法,应该为一些钢企所借鉴。
焦点之二
河北纺织还有发展空间
“河北是传统的纺织大省,但现在河北纺织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化纤工程技术带头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季国标认为,纺织业的发展对于城市而言可以带来相对密集的就业机会,对于农村而言可以让棉农有更好的收益,“河北纺织业目前仍有发展空间,急需做强。”
季国标院士对河北纺织这一非热门产业的关注引起与会人士的深思。作为我省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纺织大省如何重拾以往的辉煌?
“中国纺织业80%产能集中在沿海,现在这些水平较高的纺织产业正处于逐步向中部转移的过程中,河北应抓住机遇,根据这些新变化尽早做出产业规划。”
7月初,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提出纺织工业的部分制造环节将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
“目前南方纺织企业已出现北上西进的趋势,虽然到我省落脚的项目还比较少,但已经有一批企业到河南布局。”河北宏润新型面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超告诉记者,河北纺织业除了要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外,还要注意及时追踪国际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应用。
企业界的判断在季国标院士这里也得到了印证。
季院士介绍,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化纤产业将迎来一场革命。“以往在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会排出大量的二硫化碳,全国一年因此产生的二硫化碳排放量达到15万吨。现在国内纺织企业谁能率先解决这一难题,谁就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动。”
季国标院士指出,这一过程中,设备的先进与否,成为纺织产业突破环境制约谋求更大发展空间的关键。他曾先后亲赴英国、奥地利等国家有关科研机构“取经”。“我们和国外科研机构可以实现技术和装备上的合作,新技术一旦在国内推开,必将对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但季国标院士也有遗憾。他介绍,经他牵头,几年前保定一家纺织企业曾和德国就引进新技术签署总额13亿元的协议,但由于资金等方面原因,最终协议未能落实。他认为,“银行和政府应该给予企业在技术革命方面更多支持”。
对此,来自企业的王超深有同感。“大多数企业想引进先进设备都缺乏资金支持,当前银行普遍对纺织产业实行惜贷政策,很多企业尤其是老企业的技术升级受到影响,设备落后直接导致竞争乏力。”王超介绍,因为自己的企业经过多年积累,拥有相当的实力,才利用此次欧洲债务危机,从国外引进了一批世界顶尖设备。
“我始终相信纺织是个永恒的产业,是个关系民生的产业。通过政策扶持、企业努力,河北纺织业还有发展空间。”王超说。
焦点之三
产业谋划要细算环境账
“国家和包括河北省在内的各省级地方政府对于节能减排越来越重视,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量排放降低40%至45%,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无疑需要巨大的努力。”
“要实现减排,可以从三种渠道入手:源头减排、过程减排和尾端处理。”中国科学院院士费维扬表示,旨在从源头减排的新能源技术如光伏等,目前在制造过程中也面临如何减少巨大能耗的问题,一些高规格规划的大型钢铁化工生产基地设施虽然先进,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差距,而尾端处理现在成本依旧较高。
“这些差距对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费维扬院士认为,河北在布局各大产业规划之时要充分考虑到“减碳”因素。
他介绍说:“荷兰石油巨头壳牌透露,荷兰政府将收取每吨28美元的二氧化碳排放税,今后这一标准可能提高到每吨100美元。”
“今天还在大规模发展的煤化工等产业,如果把减排费用算进去,其实已经是不赚钱的买卖了。”费院士提醒说。
要达到减排目的,淘汰落后是当务之急。“淘汰落后产能一定要坚决,决不能让落后产能借尸还魂。”铸造专家柳百成院士提到,目前一些钢铁厂的小高炉被“淘汰”掉之后,转产搞起了铸件制造,“这不光造不出高质量的铸件,其能耗和排放量甚至比以往炼钢时还要高。”
费维扬等院士表示,在节能减排方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与河北省有许多合作机会。
从同样的角度分析,殷瑞钰院士提醒说,“钢铁产业在低端区域迅速扩张,GDP是拉上去了,可最后却可能是个赔本的买卖。”
他建议,河北省应进一步推动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从向规模要效益转为向质量要效益。“我建议河北省在200万吨产能以上的钢厂都建立起能量流网络,将钢厂生产过程中的残余能量利用起来,实现大型钢厂零排放,这样既符合国家减排要求,同时还可以降低成本。”
相关
院士与河北合作之“五变”
“在过去10年里,广大院士与河北的合作形式不断发生着变化。”7月20日,在谈及河北省院士联谊会中近百名院士如何参与河北经济建设时,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河北省院士联谊会成立10年来,院士与河北的合作方式呈现了五个转变。
■由单一的对口联系逐步向多边合作转变。
部分院士已经同河北的多个部门、多个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胡振寰院士先后同河北20多家企业、3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王国栋院士同河北的几个大型钢铁企业和相关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金涌院士、王子才院士、尹伟伦院士、盖均益院士等20多位院士都同河北的几所高校和相关科研单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由高层次人才交往逐步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转变。
目前,河北的钢铁、煤炭、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重点发展领域都有院士参与,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
■由偶然性合作向主动对接转变。
有的院士主动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带到河北来创新创业,有的院士主动利用自己的教学、科研设备为河北培养人才,有的院士把自己的调研课题主动放到河北,在河北建立了定点联系单位。
■由院士个人指导帮助向院士带团队参与合作转变。
不少院士引领、推荐自己的助手、学生、团队及与之有联系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参与到河北的发展建设中来。例如,葛昌纯院士引领北京科技大学研发团队在邯郸一公司建设了特种陶瓷材料开发研究基地,开发了无压烧结碳化硅材料项目,产量达1.6万套。
■由自发的合作向组织有序的院士智力引进转变。
近年来,我省利用举办院士联谊会会员大会、院士聚集河北的时机,采取请院士发布项目举办院士成果展等形式,为院士和河北企事业单位搭桥牵线。先后帮助85名院士和96家企事业单位实现成功对接。
文/本报记者郭伟 张许峰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