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我们看到的安徽,湖南、江苏等油菜籽产区,今年夏天都出现了油菜籽收购难。很多企业按照国家每斤1.95元的收储价,几乎收不到多少油菜籽,根本不够满足生产所需。为什么农民不愿意照这个价钱出售呢?在惜售心理背后,油菜籽产业又处于什么样的生存状况?
农户计恒枝和老伴在门口收拾自家的菜籽,他们小心翼翼地用风扇吹出里面的尘土、枝叶等杂物,尽管非常呛人,但都已年过半百的两人还是忙活得满头大汗。计恒枝告诉记者,今年菜籽产量少,仔细收拾是为了能评个好等级,多卖些钱。
安徽油菜种植户 计恒枝
计恒枝:雨下多了,水分太大。
记者:开花的时候?
计恒枝: 就是开花的时候。
安徽省油菜种植户
记者:今年种没种?
农户:种了。
记者:种了多少?
农户:种了两三亩地。
记者采访了多位菜籽种植户,他们纷纷表示今年受到极端天气影响,菜籽减产,大家手上的菜籽都不多。那么今年油脂企业菜籽收购犯难是否与减产有直接关系呢?
安徽衡源油脂公司仓储负责人 张德荣
张德荣:今年菜籽收购难度比较大,前期受天气影响,我们这个地区全面减产,减产我们测算一下应该在3成以上。
在2009到2010生长季,安徽极端天气不断,先是去年11月份油菜移栽时间安徽地区突降大雪,今年春节前后,安徽出现持继低温阴雨天气,以及油菜盛花期时的低温阴雨天气,一次又一次的不利天气造成油菜大幅减产。不过极端天气却不是菜籽减产的唯一原因,减产的根源还在于,菜籽价格远没到达农民的心理预期。
安徽省油菜种植户
记者:你觉得现在种菜籽能挣着钱吗?
农户:种菜籽也赚不到什么钱。
农户:种油菜的现在赚不到什么钱。附近家家户户,我们现在也就是种点油菜换点油吃吃,卖得很少。
农户给记者算了这样两笔账:在风调雨顺的年景下,油菜籽亩产在三百斤左右,按单价2元每斤计算,一亩油菜的毛收入在600元,其中种子、化肥成本将近400元,不计人工成本,劳作一年每亩利润也只有两百元左右,遇上减产,情况更糟。今年菜籽产量每亩只有200斤,按照目前两元每斤的市场价,只能维持不赔本,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到头来一分钱也没挣到。周明水告诉记者,明年他准备放弃菜籽,改种小麦。
而在安徽这种小麦与油菜籽争地效应十分突出。
在巢湖,有一个因集中种植菜籽而远近闻名的村子——“老油坊村”,以前这里除了菜籽几乎不种别的。为了了解今年的菜籽产量情况,记者特意来到这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村子进行采访,不过了解到的情况让记者十分惊讶。
安徽省巢湖市老油坊村村民 史老汉
史老汉:去年种菜籽的有三分之一,就这一片。
记者:这一片三分之一?那今年呢?
史老汉:今年没有,今年这一片没有菜籽。全小麦,菜籽不种了。
史老汉诉记者,如今老油坊村的人已经不再热衷于种植菜籽。以他自己为例,前些年他家的菜籽种植规模在两亩左右,近两年,史老汉逐步减少了菜籽的种植面积,今年不但种得很少,收成也尤其少。
史老汉:今年种了2分田,被水给浸掉了,剩下的就换了3斤油。就换了3斤油。
对于为何放弃油菜种植,史老汉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来说一亩小麦田能收1000多斤,而今年小麦的价格在0.92元以上,算下来每亩收益900元左右,尽管去掉种子、化肥等农资成本,收益也不大,但仍比油菜高出300元。记者在老油坊村的农田里看到,大部分田里还残留着麦秆等种植过小麦的痕迹,却难觅菜籽种植的踪影。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