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钟茂初:谨防信贷资金制造“人为牛市”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更新时间:2009/7/18 18:20:44   
>> 相关新闻链接
·信贷规模不宜继续扩张 资金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银监会紧急发文指导 防银行信贷季末冲规模
·信贷资金青睐政府项目 中小企业融资前景堪忧 ·信贷产品创新: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爆破点
·财政部银监会预警信贷风险 银行忙列黑名单 ·监管层着手抓风险 信贷政策微转“宽中有紧”
·央行拟摸底信贷新生风险 大行口头通知平缓放贷 ·央行货币政策调而不控 信贷流向调查殃及股市
·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  

    近几个月来,全国信贷快速增长。今年1—5月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5.84万亿元,超出去年全年累计新增贷款总额。贷款增长引发的流动性给金融系统和宏观经济整体复苏增加了风险。新增信贷资金是投入了实体经济,还是流入资本市场空转?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无法排除确有部分资金流入资本市场而造成股市暂时回暖的可能性。从证券市场本身的走势来看,在实体经济状况缺乏有力支撑的背景下走出强劲行情,这一现象的出现也难以排除部分信贷资金流入股市的可能性。如果确有信贷资金大量流入股市,表面上会形成经济复苏的迹象,但对实际的经济复苏并无益处。信贷资金入市的问题,不得不引起宏观经济部门、金融机构、投资者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一、信贷资金流入资本市场。本应投向实体经济却流入了股市,将使扩大国内需求的宏观政策执行受到影响。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第二季度多项经济指标比预期的要好,似乎表明整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好转,中国经济迅速复苏,各行业的投资价值日渐显现。但是,宏观经济是否见底,还不能过于乐观地得出结论。即使出现短期回暖,也未必是彻底的反转而不会出现反复。从历史经验来看,波动幅度如此大、对经济各领域影响如此深、在全球范围内波及如此广的金融危机,通常会有较长的衰退期或萧条期,对于中国经济的回复过程不能过于乐观,应作好长期应对萧条的心理准备。不可因信贷资金流入人为造好的股市繁荣,而对宏观经济是否已经复苏作出不当的判断和决策。

    二、信贷资金流入资本市场,使得宏观经济调控和决策部门对于货币供应量等宏观指标的监测和调控更加困难,会影响决定货币政策走向的信息的真实性。信贷资金流入股市,容易出现人为操纵股市现象,使得证券市场本身出现不正确的景气信号,也会给宏观经济提供错误的景气信号。如果形成资金入市—股市繁荣—经济景气—更多的信贷资金的循环,就会出现错误的经济信号,这样的错误信号可能会对宏观经济正常的复苏造成致命的影响。尤其是企业信贷增加,会导致宏观经济决策部门作出完全相反的形势判断和政策决策。

    三、从证券市场本身的现实状况来看,尽管有2007年6000多点的高标杆,但在可预见的较长时期内,这一高位是可望不可及的。3000点已是中短期高风险的股价水平。股票价值的最终体现、股票投资的最终收益,来源于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但从公布的中期业绩预告来看,今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状况可见一斑,业绩预警(首亏、续亏、预减和略减)的公司的比例超过65%,预计扭亏、预增、略增和续盈的公司只占35%;煤炭、钢铁、电力等行业业绩堪忧,而汽车、家电、机械、房地产等行业也未现景气。相当比例的上市公司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产品市场需求下降,主营业务大幅亏损或不良资产大幅增加。某些公司获得盈利是由于资产重组或出售股权,这样的一次性投资收益,并不具有持续性。某些企业实行高送转预案、并不现金分红,对其投资也具有较大风险。所以当前投资股市,从整体上来看,难以获得真正的收益。

    四、从金融机构角度来看,企业信贷资金入市,不仅不能给银行带来稳定的收益,反而使银行对这部分资金难以跟踪监督,增加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同时也会挤占有发展潜力的优质的实体经济企业所需的信贷资金。如果投资股市失败,其信贷抵押物也难以变现,其损失将不得不由金融体系承担,其影响必然会传递到宏观经济领域。

    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对信贷资金入市问题加强监管,凡是违规资金,应强制立即退出,并予以一定期限的冻结处罚。更要预防信贷资金,进入风险更大的期货等领域。另一方面,信贷资金入市的根本原因在于资金获利途径少。农村、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需要资金,却没有好的获得途径,金融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努力去开拓新的资金途径和新的发展方向。(钟茂初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

 



责任编辑:cprpy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