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怎样让你的产品在经济萧条时热卖?
来源:数字商业时代 更新时间:2009/7/17 9:53:22   
>> 相关新闻链接
·低成本控制三部曲:寒冬时期的自我诊断 ·麦肯锡:适时预算,应对经济动荡
·互联网公司发展路径:集团化传媒化 ·声誉时代如何掌舵传播
·执行不力的问题在战略 ·中国企业的“四大缺失”
·现代企业管理标准模式中隐含猝死基因 ·现金流管理不仅仅是财务工作
·民营企业如何直面“边缘化”? ·如何规避内部竞合之风险?

    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关联的营销、广告,都在岁月之河中寻找一个更为简朴的方式。尽管消费者明显将1930年代看成是一个贫穷的时期,经济大萧条期却蕴含着价值,那个年代意味着忠诚、简朴,以及“优秀、传统的道德品质,齐心如一,服务感以及持久度”。


    经济衰退时期,人们还购物吗?答案是肯定的。只是与以往多少有些不同的是,购物风向标越来越多地与时下经济形势相关联。今日美国的经济境况,很难不令人回想到上个世纪30年代那次接近毁灭性的经济大萧条,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那年那场经济危机,这也体现在消费上。

    从服装品牌、连锁零售店到B2C网站,敏感的商家们捕捉到了这一需求,“经济大萧条”成了时下美国营销界的热门词汇。

    必须黑色幽默

    经济衰退时,更需要乐观地生活。第一波金融危机浪潮全面袭来之际,正值2008年的圣诞节,期间Order of St. Nick贺卡公司推出了“大萧条圣诞卡”,玩起了黑色幽默,比如其中一张贺卡的画面是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他坐在房子门口,旁边写道:“我刚刚把我的脾脏卖掉来还这个月的贷款”,令人哑然失笑。这些贺卡以上个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的经典照片为主题,并配上与金融危机有关的旁白,或者幽默,或者讽刺,总能博得人们的会心一笑。意料之外的是,美国消费者们对这些贺卡的反应好得超乎想像,这种圣诞卡也在英国热卖。

    “要捱过这些困难时刻,幽默是必须的。我想用今天的金融危机来和大萧条对比,令人知道情况并不是想像中那么坏。”贺卡设计师、Order of St. Nick的所有者兼创意总监Andrew Shaffer说道。

    成功地应付了圣诞节,接下来,Shaffer面对的是一年一度的情人节,也是平日里商家们最青睐的销售季。不过在经济大萧条笼罩下的这个情人节,似乎连大厂商们也乐不起来。期待那些经受着失业大潮冲击的人们,像往年那样一掷千金献上99朵玫瑰辅以号称全世界最好吃的Godivas巧克力,根本只是个梦想而已。当Shaffer费尽心思在脑海中搜索可以在贺卡上写什么应景话时,他发现似乎唯一合适当下的字眼,都与经济衰退有关。看看手中的贺卡吧,一张上面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尘暴地区的农民和妻子在一个敞开的锅里煮着一些流质食物,旁边附注:“情人节,William带Martha在外就餐。”

    “如果Hallmark(美国有名的贺卡公司)推出这种贺卡,意味着品位太差。”Shaffer承认,“但是愈在艰难的时刻,人们越需要笑声。只要以幽默的方式传达,即使是关于经济大萧条的主题也行得通。”

    “大萧条”——网购关键词

    一夜之间,在B2C网站上,有关“1930年经济大萧条”的文化产品成为热销货,这也许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按照eBay流行文化研究专家Karen Bard的解读,美国社会正经历着经济上的一次崩盘,这直接转化为购物力——她的意思是,人们开始更多地购买与“经济萧条期”有关的产品。仅以eBay为例,自从去年圣诞节,与1930年经济大萧条有所关联的物品销售便一路水涨船高,人们近乎疯狂地想去了解近一个世纪前的民众是如何在经济危机中生存的。

    精明的eBay迅速在网站上设立了“Depression Era”(萧条年代)专区,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和上世纪那场危机有关的各种物品,它可能是一本书、一张当时流行过的唱片,甚至是当年风靡一时的服饰,或者那时居家常用的烛台饰品。这一举动的效果无疑是明显的,仅仅在过去三个月内,该专区的销售量就增长了15%,其中,上世纪30年代的音乐产品销量增长了7%,当年的时尚标志——钟型帽的销量则增长了65%!

    而在Amazon网站,单单去年12月一个月内,和经济大萧条有关的书籍销量就猛涨了750%,像书籍《1929年大崩盘》,《被遗忘的人们》,以及美联储主席Ben Bernanke关于经济萧条期的散文集都十分热卖。音像制品也借了经济萧条的东风,去年9月与10月之间,美国在线DVD影碟租赁商Netflix,关于经济大萧条期的电影《愤怒的葡萄》的出借率增长了10%;而免费在线活动计划服务供应网站Evite则发现,在一些传统的节假日活动中,已经出现了许多以“经济大萧条”为主题的party,这也带动了相关产品的热销。

    不难预测,这股“1930年代文化热潮”还将持续一段时期。



责任编辑:cprpy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