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年薪十万无人应 “超级菜农”缘何遭遇“招工难”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0/6/9 10:48:50   
>> 相关新闻链接
·家乐福收购河北保龙仓进入倒计时 ·四成拟上创业板公司受“规范” 推迟2年上市
·银行股融资不会削弱投资价值 ·广告缩水40% 视频网站逐步回归新媒体属性
·央广试水全媒体产业链 ·浙江省首份3D日报《每日商报》正式发行
·央广斥资亿元进军电视购物 6月17日开播 ·华谊兄弟1.3亿进军影院 两到三年拟新开15家
·央视世界杯广告可能赚20亿 点球大战每秒12万 ·北京各银行收紧向房龄20年以上的二手房发放贷款
    新华网贵阳6月9日专电(记者 李惊亚) 说起招聘的事情,贵阳市修文县曾艳种植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兴林一脸无奈。“想招聘一个管病虫害防治的、一个管培土施肥的,找了一年多了,年薪开到十万元,到现在都没有合适的。”

    当前,农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不少地方农村正面临着“人才难觅”的困境。

    高额年薪却无人“接招”

    今年47岁的刘兴林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因为生意做得越来越大,人称“超级菜农”。2004年,做了20多年农产品经销的他,转行做蔬菜种植,却因为不重视农业生产技术,差点赔得“血本无归”。

    2006年,刘兴林投资200万元种植了1000亩红椒,眼看丰收在望,红椒却开始因土壤缺钙大面积出现病果。由于没有技术人员,他便按照以往经验喷洒农药,结果红椒的病情越来越重,全部绝收。

    “那次教训让我很受触动,从此认识到农业技术的重要性。对待蔬菜生病,必须像对待人生病一样,得对症下药。”刘兴林说,“再说,现在老百姓讲究绿色食品,有虫眼、病斑点的蔬菜销路都不太好。”

    为了寻找到合适的农技人才,刘兴林开始在贵州省内高校、农业科研院所广撒“英雄帖”,邀请农业专家为自己的蔬菜基地当顾问。当时,他开出的条件是每月最多只需下基地5次,月薪4000元左右,然而没有人接受他的邀请。

    2009年,刘兴林的蔬菜基地逐渐走上正轨,他也着手扩大基地,进行蔬菜新品种的试验。同时,刘兴林开始物色农学专业毕业生,并开出了十万元的年薪。

    “求职应聘的大学生陆陆续续倒是来了不少,但是一回去就没有音信了。”刘兴林的蔬菜基地占地1200多亩,位于距离贵阳市区50多公里的修文县久长镇杨柳村。

    “但是公司的工作环境确实挺艰苦的,一来工作地点在农村,二来也没啥像样的办公设施,可能因此大学生才不愿意来吧。”刘兴林猜测道。

 



责任编辑:cprpu
[1] [2] [3]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