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倍增”给谁
来源:燕赵都市报 更新时间:2010/6/4 11:39:15   
>> 相关新闻链接
·河北省著名商标在山西被仿冒 ·石药制剂将摆进美国药房
·美裁定中国产钢格栅板存在倾销 ·调控新政发力 购房交易毁约频现
·河北省首创手机定位污染源 ·先矫正畸形政绩观再谈“GDP打假”
·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宜早不宜迟 ·六月行情走向何方
·河北省入列“家电以旧换新”试点 ·发展“夜经济” 特色是生命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说,我国可以借鉴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毕竟日本当年做了,效果还不错。

    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到底是怎么回事?日本在1961—1970年间的经济发展计划提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其目标是10年后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倍以上。这一计划规定: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9%。其实施结果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6%和11.5%,超过计划规定的目标;实施计划的第七年,便实现了国民收入增长1倍;10年间实际工资平均增长83%。1970年该计划完成之时,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已先后超过法国和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

    看来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全面规划和目标,它是着眼于整个日本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不仅仅是国民收入、职工实际工资的增长。其实,类似这样的目标和规划,改革开放后我国制定的规划更为翔实。比如从1980年到20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目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金;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等等。因此,如果说要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话,一些宏观指标已有规划,关键是解决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收入增长偏低问题,低于GDP和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长水平的问题,让老百姓收入增长得更快一些,老百姓收入增长、职工工资增长有一个倍增计划。

    这里必须要切记日本在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的教训:通货膨胀、两极分化、大都市人口过密化和农村人口过疏化等问题愈益严重。坦率说,这些问题在中国已经开始显露或者说已经出现。大幅度提高工资后带来货币发行过度引发的通胀必须有所应对;大都市人口过密化和农村人口过疏化,现在就要开始警惕和预防。“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导致的两极分化,在实施时就要有预案。在实施居民收入和工资倍增计划时,一定要有针对性,一定要明确“倍增”给谁?收入和工资倍增计划的主要对象应该是:企业普通职工、一线职工、中低收入阶层、离退休人员等。工资每年15%的增长率要增长在普通职工、一线职工身上。如果无论是年收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几百万的垄断行业、国有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工、一线职工都增加15%,那么,两极分化将会越来越大,一般职工又背一个畸高平均工资的黑锅。

    当然,在具体操作上应该更加详尽一些:比如,在国有企业、国有垄断行业以及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多少年没有提高过工资的职工应该大幅度涨工资;在平均工资线以下的职工企业应该大幅度涨工资;一般职工、一线职工应该确定一个较高的工资增长率,等等。相反,年收入在几十万、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不但不应该涨工资而且应该明确一个每年工资递减率,同时,大幅度提高所得税税率。在其他企业中,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严格社会保障缴费规定,加大劳动稽查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

    一句话,如果收入、工资倍增计划没有重点和目标,再次倍增给中高收入者、倍增给中高层管理人员,而低收入、低工资的普通员工只有星星点点,那么,平均工资也许增加了、上去了,但两极分化将越来越严重,分配不公将更加恶化,各种社会问题将会更加凸现。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