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段传敏:中国民企扩张的难题
来源:网易财经  更新时间:2009/7/15 10:55:57   
>> 相关新闻链接
·发展本地领导力是全球化竞争的关键─访英格索兰 ·全球化,来自古普塔的忠告
·富士康副总裁:乱世中不变革就倒掉 ·中小企业融资难:表在贷款不足根在体制缺陷
·企业扩张的产业定位 ·杨思卓:管理不仅要相生还要相克
·中小企业战略常见问题及案例分析 ·银行"垒大户" 对中小企业形成"挤出效应"
·李荣融:国企一旦破产 国资委一定不伸救手 ·民营企业的管理五大误区

 

    结果,排山倒海的媒体报道引发的另一个后果是,企业倒下了。远的像爱多、巨人、秦池、欧亚农业不说,近的像德隆、格林柯尔、健力宝,也为数不少。原因嘛 ,因为这些人过去过分“神秘”,媒体、人心过不去这道坎啊。

    像这次欲收购悍马的四川腾中重工给人的印象就是疑点重重,不靠谱。尽管或者其幕后的老板叫李炎的可能有详细的计划,但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神秘,以至连商务部的专家梅育新都说:“不仅公众不知道腾中重工真实的股东和收购资金来源,就是国内同行高管也大多不曾听说过这家公司,收购方所在的四川省经委官员也不了解这家企业,商务厅官员也不清楚收购案细节。”这明显“有悖商业逻辑”,应对其并购“看紧点”。

    现在已经到了富媒体时代,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必须以正常心态面对公众,面对媒体,不夸张,不刻意护短(有些是莫名其妙的短),不以别人夸奖而浮躁,不以媒体质疑批评为末路,从而在成长中掌握应对媒体以及危机的公关本领,方能在关键时期安然渡过公众质疑的信任危机,否则平素把问题掩盖,深藏不露,看起来企业发展很好,但一旦高高围起的堤坝崩溃,洪水一泄千里,再好的公关专家也难阻遏这种危害势能。

    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摒弃三年中鸣,一鸣惊人式的企业经营思维,学会驾驭传媒这股力量,这样才能成就一个现代企业,否则,笑话会闹到国际上去的。

    现在还不到收购品牌阶段

    另外一方面引发的问题就是,中国民营企业强大到了收购外资品牌阶段了吗?

    在国内,几乎绝大多数企业还认为,渠道发展优于打造品牌,这也是专家们的共识。这说明,即使是一些在市场上竞争力相当强的规模公司,对品牌的管理和投入还处于相当初级的阶段。

    加工,制造,设计,营销,品牌,资本……如果从世界范围内看中国企业的发展升级,绝大多数的企业还处于加工制造、营销阶段。中国正处于从初级的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中,从制造大国迈向营销大国的征途中。

    但也有相当一批企业在获取国外知名品牌的中国(行业)特许品牌经营权而迅速成长,它们想进而长久地进行品牌经营以至拥有经营中的外资品牌也是自然的。

    不过,尽管有中国民营企业中国动向收购Kappa中国及日本的品牌所有与经营权的成功案例,但这还是以中国这个最大的单一市场为基地进行的扩张,而且Kappa的品牌管理确实做得相当之好,而像皮尔"卡丹这样早已跌出奢侈品牌之列的迟暮品牌除了恋旧的中国企业拿来忽悠那些消费者,在全球的市场价值几乎没有。

    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方面尚属于新手,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企业的管理水平比起海外企业更是差距较远,体制不够完善,即便海外收购成功,能否成功经营还是另外一个问题。

    因此,现阶段收购国际品牌应该考虑两大问题:1.以中国市场为基,适当放宽视野,这样可以降低收购价格;并巩固企业在本国市场的竞争力;2.收购资金方面有困难但品牌价值并未受损、拥有当地的渠道和技术实力的品牌,并控制好各种风险。

    从这两方面考虑,中国民企对悍马和皮尔"卡丹的收购要么是老板们的内心英雄情结作怪,全然没有评估好各种风险;要么就是在炒作,想借机在资本上市时推高股价——这一点倒是应点应验,6月16日,收购悍马神秘人物李炎控股的一家公司旭光资源在香港成功上市,该股当天较招股价2港元逆市升19%。

    假如是这样,这样的公关炒作转的弯也太大了,这种稚嫩的国际亮相代表的可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群体。它无论是对于四川腾中重工、李炎还是中国的民营企业群体的负面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浮现出来。

    如果是那份情结作怪,这样搞企业和真心想搞国际并购的结果其实是差不多的,等着瞧吧,有“好戏”在后头。

    反正现在他们想继续韬光养晦、不知名都难了。

 



责任编辑:cprpy
上一页 [1] [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