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民企股权多元化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来源:中国企业管理世界 更新时间:2009/7/13 15:34:43   
>> 相关新闻链接
·公司易陷的六大决策陷阱 ·经济动荡时期的企业战略
·企业集团资本运营模式的战略选择 ·战略转型,企业该如何出招
·不确定性决策中的七种武器 ·绩效管理的十四个误区
·管理:不确定性时代的选择 ·从范蠡卖马看战略联盟的商业模式
·企业该如何走出去 ·成功人生不可或缺的“九商”

    民营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一支劲旅,已经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助推器。然而,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和潜在风险,很多民营企业只是昙花一现,迅速完成了从兴旺到衰败甚至消亡的历程;也有一部分民营企业在经过短暂的快速发展之后,始终徘徊在一定规模,遇到了发展瓶颈(俗称“亿元企业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是民营企业目前的股权结构与实现规模经济、提升企业素质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因此,深入调查和研究民营企业的股权现状及其创新,对民营企业和地方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股权结构与民营企业发展阶段的关系

  研究民营企业的股权现状及其创新,有必要先了解股权结构与民营企业发展阶段关系的一般规律。民营企业一般先后经历创业、快速成长和稳定发展三个阶段,在特定机制作用下,其股权结构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一)创业阶段:高度集中的一元化股权结构。

  在创业阶段,民营企业的股权结构往往是高度集中的,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控制权集中于企业主一身。这种股权结构在民营企业初创时期效率很高。企业主集公司各种权能于一身,减少了企业内部的委托代理成本、信息的不对称性及机会主义行为;能够对市场的变化做出迅速、灵活的反应。

  (二)快速成长阶段:股权结构开始向多元化过渡。

  在快速成长阶段,民营企业需要大量的资本与人力资源投入,在封闭的一元化股权结构下,难以满足这一需求。相对封闭的股权结构与企业内在增长要求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对资本的需求,使得企业主不得不增资扩股。股权结构多元化使得企业融资渠道不再封闭,并开始逐渐摆脱企业主家族的全权控制。股权结构多元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主与投资者进行对接、合作的过程。投资者入股企业后为了规避风险、获取收益,必然会在财务、管理上进行监督,这一压力有利于民营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经营运行机制的规范化。

  (三)稳定发展阶段:股权结构进一步向社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在步入稳定发展阶段后,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竞争力的提升,通过上市进一步融资扩股,成为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当初的家族小企业已彻底蜕变为社会公众企业,其股权进一步扩散,股权范围开始波及到国际资本。整体上看,大股东之间相互制衡,众多中小股东搭资本规模的便车获取收益。股权结构出现一种新的均衡,相应地,其运行机制也呈现出比较规范的特点。

  总之,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其股权结构也将从一元化过渡到多元化,从高度集中的家族股权的单一结构向相对集中的社会化的股权结构乃至国际化的股权结构变迁。这种股权结构的变迁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和日本等许多国家民营企业股权变迁的实践,也都表明了这一点。因此,民营企业的股权结构客观上需要由单一化、家族化向多元化、社会化转换,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民营企业应在不同发展阶段,实现股权结构创新。

  二、企业股权多元化的实现方式和途径分析

  民营企业股权多元化的实现,可以从“内涵式”和“外延式”这两个途径来考虑。前者主要是在企业主家庭成员之间或企业职工内部进行产权的分割、界定;后者主要是以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上市、企业重组等方法来实现。

  (一)“内涵”式股权多元化。

  这是在民营企业内部进行资本重新设置、调整或界定,使企业现有各生产要素(资金、土地、劳动、管理、知识产权等)成为资本组成部分,从而使一元化股权变为多元化股权。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1.在民营企业家族内部明晰产权。不管企业是否继续原来的家族制,都必须尽早明晰投资者的产权关系,消除今后发展中的产权隐患。如果继续选择家族制,那么产权至少在家族内部自然人之间界定清楚,否则相关利益者瓜分企业的热情可能会超过提高企业绩效的积极性。如果是选择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也应以自然人身份定义产权,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股份制改造,或吸纳其他社会股东,重新构建公司治理结构,形成新的企业法人财产。

  考虑到企业家族内部界定产权的复杂性和可能阻力,有两种模式可借鉴:

  (1)内部变革模式。指在民营企业制定内部股份交易制度,由家族成员以合理的价格将股份出售给家族中有经营能力、需长期依赖其为民营企业工作的成员,从而实现对家族中创业元老贡献的补偿和对有能力家族成员的长期激励。这种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家族成员的安置问题和接班问题。

  (2)退壳重组模式。指民营企业的核心经营者以个人出资成立一家新企业,通过新企业逐渐收购原企业的资产,以实现对原企业进行产权重组的改制模式。此模式,可以在保持家族企业性质不变的前提下,以较为平稳的方式实现民营企业的产权重组。

  2.核心员工持股。核心员工持股计划是实现民营企业内涵意义上股权多元化的又一种方法。让核心员工成为企业的股东,又参与企业的经营,将其利益与企业的效益直接挂钩,有效防止怠工或积极性和能动性不高现象。具体有两种实现方式:

  (1)将核心员工贡献折股或由核心员工出资入股。使企业员工同时成为企业的股东,员工股份的多少表明其权责的大小。这种具体量化的股权,使员工有一种实实在在的主人翁感觉,员工会更加关心企业生存和发展,是激发员工创造力的源泉。

  (2)核心员工虚股转换制。所谓虚股,这里指并未实际出资的股份。只有在经过实际出资或股份分红等方式以后,虚股才可以转换为实实在在的实股。虚股制主要是针对企业员工暂时缺乏足够的资金参股而设立的。这一方式可以使核心员工提前进入股东角色。

  (3)送干股或股票期权的核心员工激励机制。以股票方式支付,即根据企业的分配政策,将员工收入的一部分转换成股票分配给职工,而不直接支付现金;股票期权方式则是允许员工在将来某个时期,以较优惠的价格获得企业一定数量的股票,类似于配股。这种方式除了易实现股权多元化,还让员工将分配或奖励给他的现金甚至是另外的资金,用于补充企业的资本金。



责任编辑:cprpy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