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无秘密
美国大型投资银行都有自己的情报部门,研究能力惊人,信息采集、处理、分析的能力超乎想象。一家大型投资银行对于经济信息的处理能力甚至远远超过一个普通国家的水平。在高盛等境外机构的游说下,中国大型骨干企业纷纷于海外上市、引进战略投资或海外并购。而企业海外融资必须请外资中介服务机构(包括投资咨询、审计、评级等)进行全面、彻底的“家底盘查”。凡是经过外资中介机构周密服务的,都近乎无秘密可言。
高盛因为在全球金融市场的突出地位,在中国大型骨干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一直扮演关键角色。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与中化等中国石油巨头,在股份配售承销、账簿管理、海外并购等各方面都得到高盛等相关美国金融机构的全面服务。
对此,有很多人担心,这是否会涉及和影响国家经济安全,毕竟这些都是事关国家命脉的核心企业。甚至有人怀疑,为何美国对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布局了如指掌?为何国际金融炒家总能轻易利用“中国因素”进行成功炒作?
高盛介入的中国战略行业远不止石油。
电信业直接涉及中国信息安全,在日益走向一体化的欧洲,英法德之间的电信业都是明显的禁区。1997年,高盛担任中国移动40亿美元首次公开上市的主承销商。2001年,高盛收购了中国网通价值6000万美元的股份。其他如金融、汽车、大众传媒、医药等行业高盛早就染指,而且客户往往都是龙头骨干企业。
更值得关注的是,高盛还担任一些省政府的财务顾问,多次在中国政府的大型全球债务发售交易中担任顾问及主承销商。德勤会计师事务所从1993年开始,就作为项目顾问参与中国相关部门制定中国会计准则,此后长期协助推进此发展方案。而高盛与德勤等会计师事务所都有着紧密的业务合作,因此,美国机构对我国中央及重要地方的财政运行状况相当清楚。近年来,高盛对中国经济的预测与国家统计局等相关部门事后发表的报告数据,经常出现惊人的一致。
莫忘国家经济安全
经济全球化下国家经济安全的维护,是一个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与完善党的领导,切实提高执政能力与管理水平,群策群力,就一定能够解决种种矛盾,克服重重困难,有效增进国家经济安全。
首先要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民主运动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倡导新三民主义时,曾提出一个口号:“节制资本”。跨国垄断资本在华为所欲为,理当加以节制。世纪金融大危机很显然是垄断资本肆意扩张、贪婪无度的结果,危机也清晰地揭示,节制垄断资本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其次正确对待外资。发达国家健全的法制的确使很多跨国企业在本土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社会责任的楷模、舆论道德的标杆。但是,中国法制、道德环境的不健全,部分政府行政的错位,而在华外资本身已度过“幼年期”,迅速成长为中国市场的重要力量,这使跨国垄断资本的逐利与控制本性开始显露。因此,中国全社会不能再迷信、追捧外资,努力抑制其消极影响,弘扬其积极作用。
再次是彻底取消外资“超国民待遇”。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于2007年3月经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始于1994年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的“双轨制”(外资长期享受的税收优惠)就此终结。但是,外资在华仍享受其他诸多优惠乃至特权(如税收减免、廉价土地供应、低劳动保障等),因此,取消外资“超国民待遇”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