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一:出售资产,用非经常性盈利平滑业绩波动
1997年,经过多年的全球化与多元化发展,和黄主要从事五项业务:港口、地产、零售和制造、电讯、能源和金融,收入和利润构成比较分散。因此,亚洲金融危机之初,和黄受到的冲击较小。不过,随着危机的影响扩散,香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资产贬值和严重的经济衰退,和黄的地产、零售等部门开始受到冲击。比如,其地产部门1998年的税前盈利比1997年减少23%,这还不包括巨额的特殊拨备;港口业务1998年同比下滑8%,最重要的国际货柜码头葵涌的业务出现收缩;零售、制造和其他服务部门1998年的经常性息税前盈利同比减少37%,其中,零售部门的百佳超市和屈臣氏大药房在内地出现亏损,香港丰泽电子器材连锁店盈利持续疲弱。
和黄的资金流由总部统一管理,如果当年的经常性利润较低或者现金流紧张,和黄往往会用出售旗下部分投资项目或资产的方法来解决。比如,在零售业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巨大冲击的背景下,和黄首先出售了宝洁和记有限公司的部分权益。宝洁和记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宝洁持有69%股权,和黄持有31%。1997年,和黄与宝洁对原协议进行了修改,和黄出售宝洁和记10%的权益给宝洁,双方股权比例变为80%:20%。由此,和黄在1997年、1998年分别获得特殊溢利14.3亿港元和33.32亿港元。
另一项重要出售是亚洲卫星通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和记电讯与英国大东电报局及中信集团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亚洲卫星通讯,和黄持股54%,主营卫星通讯和电视业务。为了集中精力发展移动通信业务,和记电讯于1997年和1998年分两次出售了持有的全部54%的股份,扣除成本共盈利23.99亿港元,分别为1997年和1998年增加特殊溢利15.15亿港元和6.84亿港元。此外,和黄还在1998年将和记西港码头10%的股权出售给马士基,一次性获得4亿港元收益,并计入了营业利润。
财报显示,以上资产出售对和黄平滑业绩起到了重要作用。和黄1997年净利润较1996年增长2.05%,1998年净利润较1997年下滑29.02%,但是,如果没有以上三宗出售股权交易,则1997年净利润较1996年下滑22.45%,1998年较1997年下滑65.02%。尤为重要的是,在经营形势更为严峻的1999年,和黄出售了从事欧洲移动电信业务的“橙子”(Orange plc),得到1180亿港元的巨额利润,一举扭转了1997年以来“节节败退”的局面。
策略二 : 投资“准垄断”行业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和黄采取了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拥有一系列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业务,从而为投资新业务提供强大的现金流支持。这些新业务通常是回报周期长、资本密集型的新兴行业,或称之为“准垄断”行业。亚洲金融危机为和黄大举进入这些行业提供了机会。
第一个行业是港口。和黄的港口业务从1995才开始走向全球化,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和黄在亚洲和全球范围内大举收购港口。1997年,为把握缅甸于1997年加入东盟的时机,和黄将仰光的货柜货柜港权益增至80%;同年,由和黄控股90%的子公司和记港口(英国)公司购入了Thamesport货柜港,并签订了一份收购Harwich国际港口的协议,进一步加强英国的港口业务;此外,和黄取得了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及克里斯托瓦尔港的经营权,持有两个港口72%的实益权益,并收购了大巴哈马机场公司50%的权益。1998年3月,和黄在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的权益由85%增至88%;在盐田港的实益权益由47.75%增至49.95%;1998年2月,和黄收购新落成的英国泰晤士港货柜港;4月,收购哈尔威治国际港90%权益,进一步巩固在英国市场的地位。目前,和黄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港口公司之一。
另一个行业是移动通信。众所周知,香港的富豪大多以地产起家,并逐渐形成多元化产业集团。但是多元化企业中,能够大手笔投投入电信或高科技产业的,只有和黄。1997年,和黄收购美国西部无线公司(Western Wireless,Inc)5%权益及西部个人通讯服务公司(Western PCS Corporation)19.9%权益,以拓展在美国的移动电话业务。1998年,和黄在印度Hutchison Max电讯公司的股权由29.4%增至49.5%,并认购了该公司一名大股东发行的优先股;通过与以色列一家运营商合资建立Partner电讯公司进入以色列市场;同年,和记电讯还与荷兰皇家电信公司移动通信部门(KPN Mobile)成立合资公司,从而进军比利时市场。此外,和记电讯还进军非洲,1998年,和记电讯在加纳收购一家拥有全国移动电话牌照的公司80%的股权,登陆加纳。
1999年是世界电信企业最风光的一年,电信类企业的股票市值屡创新高,和黄抓住时机,创造了“千亿卖橙”的“神话”。先是在2月份出售约4%的“橙子”股份,套现50亿港元,10月,将“橙子”剩余的约45%的股权全部出售给德国电信商曼内斯曼(Mannesmann),作价1130亿港元。至此,和黄在2G上全部退出欧洲移动市场。在欧洲8年的经营时间里,和黄在电讯业的总投资回报率高达1475%。
和黄之所以卖掉“橙子”,除了平滑利润的需要,也是因为在电信领域面对很多困难。由于起步较晚,和黄在2G领域很难成为行业领先者,只能处于第二梯队,而当时3G开始兴起,提供了一个可以让后进入者成为行业新寡头的机会。在卖掉“橙子”之后,截至1999年末,和黄手持的现金头寸约110亿港元,如果算上上市和未上市的可变现资产,和黄可以运用的现金达到2030亿港元,李嘉诚认为这足以支撑和黄进军3G领域。
策略三:零散出售,分拆上市,应对资金“黑洞”
起初,和黄预计经营3G的成本,包括牌照费、器材、利息及争取客户所需要的支出,全部加起来也不会超过1123亿港元。因此,和黄在出售“橙子”后,在全球各地不断竞投3G牌照。不幸的是,3G的发展远没有李嘉诚想像的那么乐观。在终端价格一降再降的同时,和黄却必须承受当年高价收购牌照带来的巨额资产摊销。2002年,和黄的3G业务亏损20.7亿港元;2003年,亏损183亿港元,2004年亏损已扩大到370亿港元。与此同时,和黄到2004年末已向3G业务投入约2000亿港元。因为市场担忧3G前景,和黄的股价大幅下挫。
在风险日增的情况下,李嘉诚采取了零散出售、分拆上市的办法。1999年8月,和记电讯澳洲公司(HTA)在澳大利亚公开招股,并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11月,和黄通过将以色列的子公司Partner电讯在纳斯达克和伦敦证交所IPO,取得溢利13.92港元。2000年2月,和记电讯将持有的10.2%的曼内斯曼股权转换为5%的沃达丰电讯股权,获得利润500亿港元,随后又售出沃达丰电讯约1.5%的股份,获得利润16亿港元;2001年5月,和记电讯将其在Voice Stream Wireless中持有的股份全部出售给德国电信,获得利润300亿港元;2002年4月,以4.1亿美元出售香港和记电话有限公司19%的股权给日本NTT DoCoMo公司,获得盈利22亿港元。
到2004年,为解决3G后续资金问题,李嘉诚开始分拆旗下主要的电信资产上市,尽量将3G业务的影响孤立化,从而最终解决3G的困扰。第一步是分拆香港的固定电话业务上市。2004年1月28日,和黄宣布将香港的固定电话业务注入中联系统控股有限公司(00757.HK,下称“中联系统”),借壳上市。翌日,中联系统复牌后股价急升40%,收市报1.52港元;和记黄埔以0.9港元,相当于当日股价6折的价格配售中联新股18.18亿股。3月5日,中联系统改名为和记环球电讯控股有限公司(00757.HK,下称“和记环球”)。
第二步是分拆2G业务,即分拆中国香港和澳门、印度、以色列、泰国、斯里兰卡、巴拉圭及加纳等八地电信资产上市。分拆之前,市场普遍预期和黄会将2G业务注入和记环球,但是,李嘉诚却选择了将2G业务独立上市。2004年10月15日,新分拆出来的和记电讯国际上市,和黄持有70.16%股权。通过这次分拆,和黄获得特殊盈利41亿港元。
第三步是由和记电讯国际“私有化”和记环球。和记电讯国际上市之后,和记环球帅印旁落,股价由此一浪低于一浪。和记电讯国际上市计划宣布的当日,和记环球收市大跌至0.61港元,并由此开始一路走低,2004年7月间更已经跌落至0.46港元的水平。2005年5月3日,和记电讯国际与和记环球共同宣布,将通过协议安排的方式将和记环球私有化。持有和记环球的小股东可以选择现金或股份两种方案:每一股可换取0.65港元现金,或将每21股和记环球股份转为2股和记电讯国际;现金及股份选择的价格,分别较和记环球股份最后交易日溢价约36.84%及48.38%。面对此项计划,市场反应不一。有投资者认为,之前和黄以0.90港元配股,而和记电讯国际如今仅以0.65港元的现金报价进行私有化,实为高卖低买,有失公允,建议提高收购价格。但李嘉诚不为所动,自始至终坚持原报价。最终,该私有化计划以压倒性多数获得通过。
通过对和记环球在市场预期利好的时候进行配售,在利好落空的时候进行回购,李嘉诚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套利,但是,该事件引发了关于保护小股东权益的广泛讨论。
第四步,进一步分拆3G业务。2004年12月,和黄披露有意出售25%意大利3G业务(下称“3意大利”)的股权并将3意大利在当地上市。但是,由于市场形势的变化,和黄的IPO计划始终未能实施,于2006年宣布无限期搁置。
综上所述,和黄选择的新领域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产生盈利,在通过零散出售资产无法满足后续资金投入时,和黄采取将各项目分拆上市的战略,使各项目独立运作,负担自身的现金流,从而缩短整个新投资领域的回报期。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项目被分拆上市,各项目的内在价值得以体现,可以避免和黄股价出现被严重低估的情况。
策略四:先增持再派息
2007年2月,和记电讯国际出售了所持印度第四大移动电讯运营商和记埃萨(Hutchison Essar,和黄与印度埃萨集团合资成立的电讯公司)的股份,从而获得一次性的693.43亿港元溢利入账,市场一直憧憬和黄会将这笔套现资金作并购之用。
2008年10月20日,和黄宣布以每股平均价8.286港元,增持794.6万股和记电讯国际,持股量升至59.29%。随后,和黄主席李嘉诚更于当月21日和24日,分别以每股8.908元及9元的平均价,在场内增持2023.1万股和记电讯国际股份,从而使李嘉诚、长实及和黄持有的和记电讯国际股权由66.87%增至67.03%。
增持完成之后,2008年11月12日,和记电讯国际发布公告,宣布每股派息7港元。如此高的派息金额大大出乎市场预期。由于李嘉诚旗下企业共持有和记电讯控股67.03%,因此可以收取32.24亿港元股息。而李嘉诚21日和24日的增持行动动用资金约1.8亿港元,不到20天就可以获得1.416亿港元的股息。李嘉诚和和黄都是在和记电讯国际宣布派发特别股息的前一个月内增持,买入行动是否属于利用内幕信息,引发了市场的争议。
策略五:积聚现金,等待新机
会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和黄就开始采取静观待变的态度,积聚现金。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和黄的对外投资明显减少。比如,港口部门在收购新港口方面明显不如前几年活跃。同样,零售部门也在收缩。2000-2005年,和黄在欧洲收购零售资产的活动非常频繁,单单在保健与美容连锁领域,2000年并购英国的Savers、2002年并购欧洲的Kruidvat、2004年并购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Drogas及德国的Dirk Rossmann、2005年并购土耳其的Cosmo Shop及法国的香水及化妆品零售商玛丽奥诺(Marionnaud)。但是,2007年之后没有任何收购。和黄地产的情况也与此类似。与2004-2006年相比,2007年在国内收购土地的活动明显减少,并且只是集中于一些重点区域,比如上海浦东、武汉和重庆。和黄董事总经理霍建宁表示,和黄把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现存资产的盈利能力上。
2007年以来,和黄内部最活跃的业务毫无疑问是赫斯基能源。除了与中海油在南海共同开发石油和印尼项目外,还在冰岛获得了两个石油勘探项目。更重要的是,2008年3月,与英国BP公司达成协议,成立针对油砂开采及下游炼化的合资企业。这家李嘉诚通过家族公司与和黄于1986年斥资32亿港元收购的石油公司,目前已成为和黄最大的盈利来源,也是李嘉诚与和黄最大的经常性现金流来源。仅2008年第二季度,赫斯基就分派季度息0.5加元,个人持有赫斯基约36%股权的李嘉诚,以及持有约34.6%股权的和黄,估计分别获派股息约11.82亿港元及11.36亿港元。
虽然3G业务仍在亏损,李嘉诚最近自信地表示,除非出现不利的法规或市场变化,预计3G项目到2008年下半年将录得盈利,而2009年全年将录得盈利,届时和黄的负债情况将大大缓解。如果和黄的3G业务确实可以在2009年带来正现金流,就将会为和黄并购其他业务领域打开大门。从账面看,到2008年6月30日,和黄手头现金和流动资金总额已高达1822.89亿港元,按照和黄的惯例,不会容忍如此大量现金在账面存留太久。目前,李嘉诚很可能是在等待另一个1999-2000年的到来,就像“橙子”和Voice Stream身上所发生的,市场或许会再次对和黄现有的某项业务开出高价,届时他可以选择获利了结,从而积聚更多的现金,投入那些资产价格被压制的项目或者另一个全新的领域。
寻找最佳交易机会
“长和系”内各公司充任的战略角色不同,投资方向各异。此外,李嘉诚也通过个人的信托基金频繁进行交易。我们希望通过简单的梳理,可以找到李嘉诚可资借鉴的经营哲学与投资理念。
广泛试水,控制风险与从不涉足高科技公司的巴菲特不同,李嘉诚并不抗拒高科技的诱惑。李嘉诚基金会发言人就表示,李嘉诚一向对革命性及创新性的科技项目感兴趣。比如,“长和系”1996-1997年就开始投资互联网行业。1999年1月,长实、和黄与李泽楷合资设立Tom.com;2000年,长实、和黄与香港两家最大的银行—汇丰、恒生银行合资成立汇网集团有限公司。
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前夕,2007年5月,李嘉诚通过旗下信托基金,连同国际著名风险投资机构红杉资本等,向全球首个提供高清网上电视服务的Joost网站注资约4500万美元,推动Joost加快产品的开发和服务,并扩充全球市场。而在此之前,在微软宣布投资2.4亿美元获得Facebook公司1.6%的股权之后不久,李嘉诚信托基金也向Facebook投资6000万美元,获得该网站0.4%的股权。
李嘉诚还钟情中医药行业。1998年,李嘉诚就与香港新世界集团联手打造香港“中药港”。2000年,和黄以战略投资者身份成为同仁堂科技第二大股东。2003年12月,和黄通过附属公司和记中药,与同仁堂集团总部成立北京同仁堂和记医药投资有限公司,同仁堂与和记各占49%股份。合资公司全面介入同仁堂的所有实体项目,如内地开设药店、药品或药材生产以及同仁堂海外开店。2001年8月,和黄出资1.1亿元与上海药材公司合资成立上海和黄药业,双方各占50%股份。2004年5月底,和黄与广州白云山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以白云山中药厂为基础成立合资公司—白云山和记中药有限公司,投资金额10亿元。
综合以上项目,李嘉诚主要都是与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合作,以共同控制的方式进行投资或者个人进行少量投资。这样做,既可以分享该公司的权益增长,又不会因该公司出现问题而增加“长和系”的财务风险。
高沽低买,增减有道
从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来看,李嘉诚对于所投资项目的价值和价格掌握精准,善于运用高沽低买的策略,制造大量非经常性盈利。自2007年起,每次重大媒体发布会上,李嘉诚都提醒大家谨慎投资。2007年5月,他直言对内地的炒股热很是担心,认为内地股市已经出现泡沫,提醒股民要量力而为。2007年8月,他告诫股民,目前内地及港股均处于高位,以他多年的投资心得和经验,即使作长线投资也要小心,如作短期投机性买卖,更存在风险。2008年3月27日,李嘉诚表示港股仍未调整到合理水平,建议内地投资者要量力而行。2008年8月20日,受内地救市消息影响,香港及内地股市大升,他再次告诫投资股市要“好小心”,并直斥利用此类消息赚钱是“罪过”。
2007年9月25日至11月30日,李嘉诚旗下信托基金及“长和系”10次减持东方航空,共减持近1.62亿股,套现约17.02亿港元;2007年11月1日至12月14日,共6次减持中国远洋1.8亿股,套现约51.72亿港元;从2007年11月2日至12月14日,李嘉诚5次减持中海集运,共减持5.56亿股,套现约20亿港元。减持之后,这三只股票的市值在一年内都跌去了近90%,李嘉诚因此避免了近百亿港元的损失。
另一方面,在香港股市深幅下跌的过程中,李嘉诚开始增持“长和系”股份,仅2008年4月11日至7月16日的3个月内,就先后10次共斥资5.8亿港元增持长实;在9月29日至10月8日之间,又继续增持42.8万股长实,所涉资金约3525万港元。10月21日,李嘉诚以每股8.935港元买入976.7万股和记电讯国际股份,这是他自2008年2月以来的首度增持,其后在10月24日、29日和30日三个交易日,又以每股8.34-9港元继续买进,持股量从2月底的66%增至10月30日的67.03%。11月14日,李嘉诚又出手增持和黄30万股,每股平均价37.225港元,涉资1116.8万元,持股比例上升至51.38%,这是他2006年5月以来首次增持和黄。
2007年3月以来,李嘉诚在长实的控股比例从39.03%提高到40%。在增持的过程中,长实股价从96.781港元/股升至110.289港元/股。与2007年初李嘉诚持有长实约875亿港元的市值相比,2007年7月李嘉诚对长实的最近一次增持以后,其持有的市值高达1022多亿港元,增值约147亿港元。不仅如此,2007年9月,李嘉诚还增持了Tom.com,在购入120万股Tom.com股份后,其持股数增至13.96亿股。
责任编辑:cpr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