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的决战之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核心定位,以更高标准、更大干劲、更实举措,抢时间、保质量、抓重点、破难点,圆满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承德市委书记杨汭对记者说,今年主要以550个城建项目为抓手,重点实施五项攻坚,推动城市建设上水平、出品位、生财富,为建设一个独具特色、世界品质的国际旅游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实施老城区“中疏”攻坚,提升区域价值。围绕彰显“精致、独特、典雅、生态、宜居、宜游”的城市特质,投资46亿元,实施承德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古城风貌还原工程,6月底前一次性把避暑山庄、外八庙周边5个城郊村、6000多户、1.85万人搬迁出去;开展攻坚活动,拆除违建临建和旧陋建筑7000多处、7万多平方米;严格控制老城区住宅开发,停止21个地块住宅建设。把无价的文化遗产展露出来、把独特的真山真水亮出来,腾出“金角银边”发展休闲旅游及配套服务设施,恢复历史风韵,使老城区成为国际旅游城市的核心景区。
实施新城区建设攻坚,拓展发展空间。立足于承接老城区人口和功能转移,以5平方公里商住起步区为突破口,高水平开发建设30平方公里的承德新城,完成道路、管网、水系、绿化等基础设施,快速推进医院、学校、市场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开发建设RBD休闲商务区、高品质商住小区、高新区研发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区域,努力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生态、现代气息的新城区。同时,加快推进双峰寺“空港城”、上板城工业园区、双滦钒钛冶金产业聚集区建设,拉开城市建设骨架,中心城区规划建设面积拓展到120平方公里,“五区三带”城市发展格局初步摆开,实现承载百万以上人口的空间。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增强城市承载力。着眼破解交通“瓶颈”制约,重点推进5条高速公路和4条铁路建设,确保年内两条高速公路、两条铁路竣工通车,承赤高速、承德机场、京沈客运专线承德段开工建设,逐步构筑连接京津冀辽和内蒙古的立体交通网络。投资18.4亿元实施市区“四纵五横”路网建设,年内全部竣工通车,实现城区各组团间快速通达。加快隆基泰和国际商业广场等8个大型专业市场、60余处便民市场、15处大型停车场、13座桥梁以及奥体中心、文化演艺中心等22项大型公建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实施环境整治攻坚,提升城市品位。全力打造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对二仙居旱河等地段实施水、路、桥、店、景五位一体综合改造,建设观景休闲长廊和夜经济繁荣带;实施山庄东路、迎宾路、南营子大街等主干道改造提升工程,形成一批独具匠心、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样板街;在城区周围山体、城市出入口、主干路两侧全面实施披绿工程;高标准美化亮化城区和景点,展示山城迷人夜景;实施滦河、武烈河景观打造工程,新建橡胶坝7道,使市区新增436万平方米水面和5平方公里生态湿地,水面总数达到1200万平方米,形成两条绵延60公里长的靓丽生态景观带。
实施产业发展攻坚,聚集城市财富。从国际旅游城市产业特征出发,把山庄、外八庙等文化遗产与现代休闲项目配套起来,把丹霞地貌、林木草原、冰雪温泉等生态资源与现代健康产业融合起来,集中打造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坝上森林草原、金山岭长城三大国际精品旅游板块,促进休闲旅游战略支撑产业率先发展。加快推进4个五星级酒店、金龙皇家国际广场、博物馆、民族风情街等465个、总投资967亿元的旅游高端项目,建设皇家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地方风味小吃等5条特色街区,形成城市经济的战略支撑。
在抓好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县城加快向15平方公里、15万人口以上的区域性小城市迈进,支持一批工业、商贸、旅游等特色小城镇率先发展,新启动300个新民居示范村建设,当年完成100个,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