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金融危机重整东亚分工格局 自由贸易区可期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09/6/29 11:14:53   
>> 相关新闻链接
·蒋定之:金融应从六方面助推经济发展 ·危局下的机会与牌技
·危机管理与赤壁之战曹操溃败 ·专访世行副行长林毅夫:金融危机给世界两大教训
·迟福林:新兴经济体很有希望率先走出危机 ·中小企业:危机下的自我救赎
·危机下零售业扭转五规则 ·企业在经济危机时不应该做的四件事
·现代营销学之父谈危机下的营销破局 ·实用“危机”生存指南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需求萎缩、流动性下降和贸易信贷锐减等因素,全球范围内的经贸往来活力锐减。WTO甚至预测,2009年全球贸易将出现9%的负增长。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东亚国家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普遍较高;但即便如此,不同国家在外部冲击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脆弱性也各不相同。

  中日韩受冲击情况不同

  从上世纪60年代起,东亚贸易分工体系“雁行模式”就逐渐成型。所谓“雁行模式”,其内涵是:率先实现工业化的日本依次将成熟的或丧失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服装、玩具、塑胶制品、中低端电子产品等陆续转移到一些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也开始加入到这一东亚分工体系中来,由此勾勒出一幅以日本为“领头雁”的东亚贸易分工图景,形成了“技术密集与高附加值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阶梯式产业分工体系。可以说,这是一种典型的产业间贸易垂直分工形态。

  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不景气和中国经济迅速崛起,“雁行模式”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2001年日本通产省《面对21世纪对外经济政策挑战》的贸易白皮书承认,亚洲国际分工体系从此进入一个“多元化、网络化”的时代。也就是说,除以往的产业间垂直分工外,还出现了产业(品)内垂直分工,以及某种程度的水平分工。

  与产业间垂直分工不同,产业(品)内垂直分工是指东亚各国在同一种产业或产品的价值供应链中所处地位不同。例如,最发达国家(如日本)研发生产高技术的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较发达国家(如韩国)生产一般中间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则进口上述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并负责组装和最终出口,因而其在产品中的的价值含量也最低。

  就中国而言,产业间垂直分工和产业(品)内垂直分工是参与东亚生产分工和全球贸易的两种主要方式,而水平分工目前占比仍然偏低。以2001~2006年中韩双边进出口结构为例,在HS分类所列21大类97章的产品中,属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范畴(出口单位价格与进口单位价格之比在0.75与1.25之间)的商品仅有8章。因此,可以认为中韩两国产业内贸易仍以垂直型分工为主。

  金融危机爆发后,特别是2009年一季度以来,中日韩对外贸易都出现了明显下滑。但仔细比较后,又会发现三国贸易在外部冲击下的稳定程度明显不同。显然,除汇率、出口退税等因素外,这与三国在东亚制造业供应链中所处地位和分工不同也有关系。

  进口部分,三个国家所受冲击程度大致接近。2009年1~4月,日本货物进口1706.6亿美元,下降30.1%;同期韩国货物进口957.9亿美元,下降33.6%;中国货物进口2619.9亿美元,下降28.7%。

  而在出口部分,越是偏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国家,或越是处于供应链顶端的国家所受冲击越为严重。2009年1~4月,日本货物出口1617.2亿美元,下降39.7%;韩国货物出口1051.1亿美元,下降23.4%;而中国货物出口3374.2亿美元,下降20.5%。

  由此我们可得出两个结论:一方面,基于产业(品)内垂直分工的供应链将由下而上传导甚至放大危机对出口的影响。

  在中日韩三国之间,存在如下“演义”:目前韩国的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分别是中国和日本,中国是其主要贸易顺差来源,日本是其主要贸易逆差来源;日本的第一和第三大贸易伙伴分别是中国和韩国,近年来中韩两国都是其重要贸易顺差来源(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而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日本和韩国仅居第三和第六位,且基本上都是逆差。因此,当中国出口订单减少,将不可避免地减少对处于供应链中游的韩国和上游的日本的进口需求,并且在供应链中所处位置越高,出口下滑势头越是显著。反过来,日韩出口下滑,未必会对中国有直接影响。



责任编辑:cprpy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