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次危机来临的时候,总会有些企业和个人采取完全的消极态度,甚至彻底陷入绝望,但也有人能够冷静的分析形势,并且去发现那些别人没有发现的机会,从而逆势而上。
这就意味着,危机最终对某些企业某些人造成的伤害会比较的严重;能否挺过危机,主要取决于能否把握时局,以及能否在影响近期和长期发展发展的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反应和决定。
对于很多企业来讲,在销售下滑和亏损的情况下,陷入了恐慌,一心求稳,却忽略了危机可能带来的机遇。困境中求生虽然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是着眼于企业未来发展的策略。
现在的很多中国企业,在危机中陷入恐慌,并为了减少损失而不惜一切代价。他们常犯的四个错误笔者把它们了理解为不应该做的四件事,以此希望引起所有企业的警惕。
一、不断裁员。应该讲,企业裁员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虽然企业在危机中可以从中获益不少,但如果反复运用这样的策略,就会营造一种不安全的工作氛围,导致员工都会将所以心思都放在是否会被裁员上,从而无心工作。
历史上很多公司裁员都出现了员工消极怠工的现象,和员工谈话时发现才发现他们缺少安全感,担心随时可能被辞退掉,因此就永远发挥不出个人能力的最佳水平。
二、拼命降价。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如果拼命的降价,就会形成某种产品价格下降的消费预期,那么对企业品牌长期的伤害可能会远远大于短期获得的蝇头小利。很多破产的企业,前期都容易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大幅降价而导致严重亏损直至倒闭。
因此,降不降价、降多少、怎么降?就成了企业必须面对地非常严肃的一个话题。有两个原则可供参考:一是降价不能导致经营亏损;二是不能降价不能改变消费者的消费预期。
三、缺少有效沟通。很多公司领导由于不愿谈及危机的负面影响而缺少与员工的有效沟通。这中情况反而会导致流言四起,人人自危,进而造成员工工作效率的降低。任何企业应当及时告知员工公司的现状,使他们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随时应对市场的各种挑战。
笔者接触的一个公司,没有直接通知一些员工将被裁掉,直到外界都获知这一消息,遭到裁减的员工才如梦初醒,结果整个公司就开始弥漫着恐慌的气氛,工作一定近一个月没有任何进展,公司领导者也束手无策。
还有一个公司,老板自以为自己很伟大,在每个月背负上千万元债务的情况下,依然在员工面前唱多公司目前的现状,自己却跑在没人的地方哭泣;这种自己背负压力悲壮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完全不和员工去做一些沟通,至少通过这些沟通来让员工明白如何更好的将工作做好,这也等于为员工的工作安全着想,否则一出问题就裁员,没有任何征兆,反而导致公司到团队的更大伤害。再说了,公司什么情况,一线的员工自己最清楚,隐瞒还不如直言相告,共渡难关。
四、不敢去投资。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对短期金融牺牲的承受能力都非常低,比如,很多企业在市场收益短期下降的情况下,就不愿意再做任何的投资。实际上呢,有计划有目的的投资可以巩固企业的品牌地位,而且能够使公司在危机中更快的复苏。没有痛苦,就一定没有收获,没有更大的痛苦,就没有更大的收获。这个时候,企业应当继续进行有效的战略决策和战略应对。
责任编辑:cpr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