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哪个省的GDP“含金量”最高?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更新时间:2010/3/9 11:31:35   
>> 相关新闻链接
·中国经济增长8%为何雷打不动? ·宏观经济向好提振河北银行家信心
·打开思维水龙头 ·金融创新一小步,如何成就产业升级一大步
·农发行河北分行三个“对接”助企业购销粮食73万 ·警惕信用卡套现融资引发的风险
·中小企业需提前布控汇率风险 ·把握两会投资机会 一关键词+三主线
·“两轮驱动”加快河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厉以宁“把脉”投资冲动怪圈

    上海淡化“唯GDP论 ”

    制定 “综合评价体系” ,指标细化到43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谈佳隆 /上海报道

    2009年上海人均GDP迈上1.1万美元台阶。

    然而,上海对此并不满意。

    去年,上海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4900.93亿元,同比仅增长8.2%,未达到年初设定目标9%,这不仅低于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以来长期保持的双位数增长,而且低于全国平均8.7%的增长水平。

    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委、市政府政府更是“谨慎”地把今年上海经济增长目标定在8%以上。

    以历史经验发现,各省、区、直辖市的GDP设定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即在全国预设GDP指标上增加一个点。而上海选择的是与去年的全国GDP指标保持一致,这又是出于哪一种考虑呢?

    细化43项GDP指标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今年上海市委、市政府之所以设定较低的经济增长目标就是要为上海顺利实现经济转型提供条件。这是上海淡化‘唯GDP’要求的初衷。”

    在今年上海地方“两会”期间,淡化“唯GDP”寻找新的衡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正在成为上海在发展过程中新的诉求。

    据悉,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编制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政府部门。《中国经济周刊》从该部门获知的文件显示,上海已经制定了一个“综合评价体系”,分别从“综合效益”、“人民生活”、“创新能力”、“服务功能”、“人口资源环境”这五大板块衡量上海发展水平,具体指标达到了43项。

    记者手中获得的这份除了人们熟悉的GDP、财政收入、CPI等为人们熟悉的指标之外,第三产业占比、非公经济占比作为指标项也被列入“综合效益”考察名单之中。

    上海市一位厅局级官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今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访问上海,明确提出了希望上海市委、市政府把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到民生。因此上海市发改委制定了相关指标体系来反映经济效益向民生效益实际转化的情况。”

    这主要体现在“人民生活”这一体系中,该部分把“享受社会化养老服务人数占全市老年人口比重”、“社区门诊占全市门诊总量比重”、“公共交通日均客流量占居民出行总量比重”、“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等并不常见的指标作为上海在养老、医疗、公交、安全方面的情况。

    创新指标考察GDP可持续性

    本刊记者注意到,这43项指标不少内容与上海市所要迫切发展的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有关。

    在记者采访中,上海市政府官员往往提到了“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这样一个指标,2009年上海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该市GDP的59%。

    此前几年,该数据一直在50%左右逡巡不前。但也有官员认为,上海服务业占比提升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导致上海工业的萎缩所致,是一次“假提升”,并不能说明上海经济转型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小龙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上海GDP含金量到底怎么样,需要看三方面的情况,单位GDP创造的财政收入好不好,单位GDP消耗的资源低不低,更应该反映在政府在科技上的投入足不足,科技进步对于GDP的贡献率高不高。”

    据悉,上海市发改委编列的“综合评价体系”中,专门列出“创新能力”指标,“科技进步贡献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例”、“高科技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率”、“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高技能人才占技术性岗位从业人员比重”等成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有无持续力的关键性因素。

    刘小龙认为:“与其他省市相比,上海可能在土地资源、劳动力价格方面不具备优势,但上海的综合实力和营商环境可能更具吸引力,这将帮助企业敢于‘创新’,这将为上海长远GDP的发展打好基础。”

    有望成为GDP综合冠军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发现,衡量上海GDP含金量指标主要体现在财政收入、人均收入、税收状况、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产业结构、科技自主创新等方面。

    以产业结构为例,上海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达到了59.4%;其次,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该市GDP比重也已经达到了47%。

    此外,上海GDP的含金量还体现在每万亿GDP所产生的地方财政收入上,达到了1705亿元。而从安全生产的角度考量,上海的每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只有0.103人。

    与此同时,伴随着上海GDP增长也给上海居民带来了可观的可支配收入,在去年上海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8838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达到了12324元。

    事实上,科技和耗能在评判GDP含金量中日显重要,上海的表现也相当不俗。在创新能力方面,上海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已经实现了2.7%。在环保节能领域,上海环保投入相当于GDP比例3%以上,万元GDP用水量仅为79立方米。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王德培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与新中国成立之后和改革开放之前相比,现如今上海已经从GDP总量、财政收入总量等指标的三甲中退了出来,但与其他经济大省相比,在一些衡量社会进步程度和GDP含金量的指标上,上海依然很有希望争当全能和综合冠军。”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3] [4] [5]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