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哪个省的GDP“含金量”最高?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更新时间:2010/3/9 11:31:35   
>> 相关新闻链接
·中国经济增长8%为何雷打不动? ·宏观经济向好提振河北银行家信心
·打开思维水龙头 ·金融创新一小步,如何成就产业升级一大步
·农发行河北分行三个“对接”助企业购销粮食73万 ·警惕信用卡套现融资引发的风险
·中小企业需提前布控汇率风险 ·把握两会投资机会 一关键词+三主线
·“两轮驱动”加快河北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厉以宁“把脉”投资冲动怪圈

    同时,以GDP作为代表的SNA(国民账户核算体系)总量指标只测算市场经济活动的直接成果,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如:各种各样发生在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以及自我服务性的活动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由于没有通过市场进行而无法统计在GDP 中;各种各样以逃税漏税为目的、产品合法的非正规性生产价值在GDP中也无法加以反映,尽管它们实际能够增加社会成员的福利所得。

    因而,程恩富代表认为:“科学发展的经济价值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建立科学的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以引领经济的科学发展,现行的GDP难以担此重任,因为GDP存在严重的福利缺失。”

    据介绍,当前各地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热衷于追求GDP的快速增长,仍然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无法完全摆脱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拼资源、拼人力”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还没有完全转变到依靠科技自主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轨道上来。

    同时,由于上级对下级的考核缺乏科学、有效、全面的指标,GDP增长率成了衡量各级政府官员业绩的主要指标。此外,由于改革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配套制度和制约制度,致使一些地方政府以牺牲环境和民生利益一味追求GDP增长。

    程恩富代表认为,这些都为GDP增速“造假”制造了动力,他建议应把GDP指标从地方考核指标中“删除”。

    事实上,GDP“诟病”并非GDP指标本身,而是某些地方政府对GDP 的“顶礼膜拜”。

    有专家指出,某些地方官员将GDP指标看成是升官发财的筹码,为了取得可观的GDP指标,便不顾及民生与环境,不顾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因为GDP指标在地方官员的评价标准中占据了首要的位置,人们才学会在评价指标的指挥棒下,如何通过看得见的GDP指标去表现自己的功绩与成绩。虽然认识到GDP统计并不全面,应取消“GDP崇拜”而非GDP指标。

    以2006年为例,全国GDP增速11.8%,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27个地区的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值,仅有三个省、区低于平均增速,另有一个与平均增速持平。在2007年,全国GDP增速12.2%,多达29个省市区的GDP增速高于全国增速,只有一个黑龙江省,以12%的水平“垫底”。

    而2008年,全国GDP增速开始公布为9%,后调整为9.6%。全国31个省、市、区的最初数据没有一个低于全国增速的。即使以后来调整的全国增速9.6%为依据比较,也仅有一个四川省略低于全国增速。

    金融危机肆虐的2009年,全国29个省市区中,除山西外,其余28个省市区的GDP增速都高于8%,都“顺利”完成了“保八”任务,其中26个省市区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对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也不应该仅仅从经济的角度来考核。我们应该构建GDP指标、效益指标、公平指标、环境指标以及幸福指标等一系列指标来综合衡量,而不是简单地以此代彼,这样势必会造成新的问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建议。

    曹和平认为,各省GDP排名应该有个加权矫正系列指数,使其指数能够首先反映区域经济的存量规模,作为基础参数排名。但是,在增量速度上,应该加上速度调整系数。在速度调整系数中,应该区分短期调整系数和长期调整系数。比如,环境保护、水和其它资源系统的可持续与否。

    据了解,目前,中国GDP核算采取分级核算体制,存在地区GDP核算易受地方干预等弊端,地方GDP之和常常大于全国核算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将抓紧提出国家统一核算地区GDP方案。

    SNA体系

    它是以西方经济理论为依据,将国民生产总值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认为创造的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劳务活动都是创造价值活动的。  

    GDP指标目前“无可替代”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 彭志龙

    简单地讲,GDP反映的是生产成果。如果是国家的GDP就是全国的生产成果;如果是一个地区,比如北京市,那么就是全北京市的生产成果。反映生产成果的价值量指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总产值,另一个是增加值。GDP对应的是增加值。所有生产者(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个体生产者等)创造的增加值之和就是GDP。

    GDP既然反映的是生产成果,就一定有实实在在的东西与它相对应。它包括所有生产出来并作为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GDP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它影响着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决策。

    GDP是生产成果指标,生产与经济中的许多方面有直接联系,比如,与收入分配,与物价,与市场需求都有直接联系。因此,GDP与通货膨胀、就业、企业经济效益、居民收入、财政收入都有密切关系。GDP在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和决策中作用非常明显。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向。

    做统计或者做GDP核算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努力把数据搞准,提高数据质量。这些年来,国家统计局也在努力的做各项工作,使GDP数据尽可能准确。

    首先,在一些领域做抽样调查,特别是服务行业,这块统计比较薄弱,我们推动部门建立一些服务业的统计。有些服务行业没有主管部门,且数据波动性也比较大,常规统计很难,这时我们通常就用抽样调查做一些统计。

    其次,做联网直报,就是在企业和国家统计局的网直接连通以后,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报给国家统计局。企业的数据可以直接进到国家统计局的库里来,这样就减少了中间差错。

    此外,还有一项措施就是经济普查。通过大规模的动员力量,可以一次性的把平时很难统计到的,特别是像规模比较小的服务行业资料统计上来。现在经济普查每五年做一次,这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虽然GDP有很多缺陷,但在目前状况下还没有一个更加宏观、更加好的指标来替代它。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不能太迷信GDP,把GDP看成是万能的,什么东西都只看GDP一个指标是不对的,在看GDP的同时可以看很多其他方面的指标,把方方面面的指标结合起来看才会客观、才会全面;第二,我们也要积极努力的改善GDP,把它自身明显的一些缺陷努力克服掉。

    (据2009年3月2日新华网、2009年10月26日国家统计局网专访彭志龙司长整理,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