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生命的诞生本是一个瓜熟蒂落的生理过程。而今,这个自然规律却遭遇过多的人为干预。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近一半分娩通过剖腹产完成,剖腹产率为世界第一。世界卫生组织对剖腹产率设置的警戒线是15%。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剖腹产率也曾一度走高,各国纷纷警醒并进行纠偏。目前,美英等国的剖腹产率均在警戒线以下,日本仅为7%。(1月28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剖腹产率逐年升高的趋势在我国尤为突出。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剖腹产率全球第一”的调查报告,以及“广东汕头18名孕妇剖腹产术后出现感染”,使这一问题再度引起舆论高度关注。这无疑警示我们,这样的“世界第一”不光彩,我们也不需要。然而,我们又将如何去遏制“剖腹产被滥用”的现象?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显示,“剖腹产手术”在我国之所以被滥用,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受到封建迷信的影响,社会存在“择吉生育”现象,“千禧宝宝”、“金猪宝宝”、“奥运宝宝”等的大量扎堆出生,就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二是受“分娩恐惧症”与“明星效应”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妇女选择剖腹产。三是医院出于经济利益上的考虑,有意无意地鼓励那些不需要进行剖腹产的孕妇选择“剖腹产”。此外,受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入学年龄限制的影响,为赶“上学末班车”出现的8月孕妇扎堆剖腹产现象,也同样不容忽视。很显然,我国“剖腹产率”的飙升,既由社会不良因素导致,也有孕妇自身原因造成。
因此,社会首先必须树立一种正确的“剖腹产”认知观,让民众充分认识到,剖腹产仅是一种产科急救手术,其对产妇与婴儿都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并非有益无害。
而经济利益驱动无疑是我国剖腹产率畸高的一大推手。以某市三级医院为例,一次比较顺利的剖腹产收费在7000元左右,顺产则在3000元上下,两者给医院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差一倍。所以,要想从根本上遏制“剖腹产率”飙升现象,最重要的是剥离医院从剖腹产手术中获得的巨大经济收益,以促使医疗机构及医生严把手术关,主动拒绝那些不符合医学适应症的剖腹产要求。例如,可以适当提高医院“自然分娩”的收费,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剖腹产的相关医疗收费,对于产妇自然产增加的经济负担,可通过医保或新农合资金加以补偿。只有剖腹产收益等于或小于自然分娩时,我们才能有效保护广大育龄妇女的健康权益,摘掉耻辱的“剖腹产率世界第一”的帽子。 吴立成(医生)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