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热议
爱她,就送她 一辆自行车吧
“当汽车越来越横行,当单车越来越衰微,当生活越来越拥挤,当爱情越来越空虚,你是否渴望回到17岁,听着那首熟悉的《单车恋人》,让长发随耳边的煦风轻轻颤动。爱她,就送她一辆自行车吧,与你相爱的人,一起出行。”
网友“蓝烟”一篇名为《爱她就送她一辆自行车吧》的帖子引起网民热议。大多数网友认为,骑自行车出行,或者送爱人一辆自行车,是件浪漫的事情。
自行车, 爱你真的好难
“好像很久以前的某一天,城市就不属于我们了。钢筋混凝土的摩天大楼组成的城市森林,早已成了汽车的天下。四个轮子成了城市的主人,我们则像是寄生者,在钢铁生物的躯体内依赖着寄主,双脚像是备用轮胎一样被收藏在车厢里,只能透过车窗观望外面的风景,却完全触摸不到这个越来越高越来越快的城市。”
这是当下一位网友的自白。面对北京400多万辆机动车,每天还有1000多辆的小轿车的增速,想要重新骑回自行车也面临着众多难题。
没落
“骑自行车看起来很掉价儿”
90年代中期,私家车开始逐步进入一些富裕家庭,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仍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段里仁教授介绍,1993年,北京市自行车拥有量突破600万辆大关,此后北京市自行车拥有量的增势就明显减缓,自行车的出行比例也逐步下降。1990年自行车出行比例还能在全市交通出行量中占57%,以后逐年下降,到2000年就只有40%了。
“当时有一种很不好的社会风气,觉得骑自行车是一件很掉价儿的事情。把原本应该好好传承下去的环保出行方式给扼杀了。”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郑也夫是名坚定的自行车族,从小到大,他一直坚持步行、公交和自行车出行。
“领导坐专车,大款开小车,小款打出租,好单位有班车,最后只有穷学生和平头老百姓骑自行车了。”郑也夫教授说,有一次他受邀参加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但当他骑自行车到钓鱼台国宾馆大门时却被门卫拦住,原因就是宾馆内没有自行车停车位,如果非要进入,首先必须把自行车放到外面。
段里仁教授认为,除了社会认知的变化外,北京自行车出行比例的下降是城市机动化的必然结果。“我们过去公交、地铁不发达,自行车远程出行比例过高,本来就是不正常的。当公交、地铁开始迅速发展,小汽车也开始进入家庭,大家必然会选择更加舒适的出行工具。”
回归
交通拥堵使人重新想起自行车
根据交通部门统计数字,从新世纪开始到2009年的这10年,是北京市自行车出行比例急速下降的10年,2009年北京市自行车出行比例仅有20%不到,比2000年减少了一半还多。
在自行车出行比例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北京市开始面临着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和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的两大问题的考验。“1998年、2001年最明显,当时我们盼到一个蓝天那真是会觉得非常高兴。”全国政协委员、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创始人梁从诫介绍,随着机动车的大幅增加,北京市1998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只有19%。
而到2009年12月,北京市机动车总量突破了400万辆大关,据专家解析,如果以车长4.5米、车宽1.7米的普通桑塔纳轿车为例,400万辆车首尾相连,长度可达到1.8万公里,几乎可绕半个赤道。
而如果按环线来描述,北京二环路全长为32.7公里,双向共6车道,若按照一辆小汽车4.5米长计算,二环路全排满可容纳近4.36万辆车,三环路可容纳6.4万辆车;四环路可容纳约11.61万辆车。3条环路排满也只能容纳22.37万辆车,仅占400万辆的5.6%。这意味着,北京市每100辆车中如果有6辆车同时上了这3条环路,3条环路就将处于瘫痪状态。
自行车出行比例不能再下降了!众多环保领域和交通领域的有识之士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同时,有切肤之痛的普通老百姓也用行动表明了态度。
家住南二环的老黄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开始了自己的自行车回归之旅。在买车前,老黄一直是骑自行车上下班。2006年,老黄买了一辆轿车,告别了骑自行车上下班的历史,但从此却麻烦不断,不是经常上班拥堵,就是路上出现剐蹭。2008年奥运期间,老黄响应政府号召,再次回到了公交+地铁+自行车的出行方式。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