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它意味着总需求应当接近于充分就业时的水平,但总需求的目标本身还不够,不能防止经济的崩溃,这不仅仅是总需求的下降,还是缺乏信心的问题。现在的(解决方法)就是给银行提供足够资金,使它们不至于破产,但这种想法是幼稚、错误的,影子银行对于经济来说确实有用,因为它们可以向市场提供信贷,这些初始贷款银行贷出款(以后)不持有贷款,而是把这些贷款变成证券进行买卖。
但信心丧失后(人们)对于这个制度的信任崩溃了,所以问题产生了,就像一颗破了之后无法复原的蛋一样。英国有一个童话(主角)叫“当姆提(音)”他是蛋变成的人,很容易碎,破碎之后无法复原,当当姆提掉到地上之后,国王都无法把它组装起来。它是一颗鸡蛋,当这颗鸡蛋掉到地上摔碎,国王都不能使它复原。
我们以前的经济是因为信心,这个信心是很脆弱的,一旦崩溃就无法(恢复)。在美国(的体现是)商业票据的减少,它是一种信贷,企业经常使用商业票据向雇员支付(薪水)并持有资产。从07年到现在,商业票据在美国已经下降了25%,GDP甚至都涨了5%,(而商业票据下降),这就能说明问题。
政府的作用不仅仅是支持银行,保证他们不破产,而且要保证国家的信贷体制正常运营。在危机下提供流动性其实是创建美联储的初始目标,如果出现银行危机,美联储将成为最终贷款人,因此我们对于美国的建议是这样的:
第一,政府应该建立两个中期目标,一个是标准的需求目标,也就是充分就业,让信贷市场运作起来,这就需要国家有正常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信贷目标,信贷水平应该要能保持充分就业,信贷目标并不是一个具体指标,我们认为,在充分就业时,人们想贷款就能得到贷款,除此之外,政府应该保证所有大银行都有钱贷款。
为了达到信贷目标有三个方法:
一是扩大美联储的信贷,二是对银行注入资金;三是美联储进行直接贷款。实际上美国使用了这三种方法,美联储已经提供了1万亿美元的刺激资金,这个规模的信贷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替代这颗掉下来的“蛋”,这就是为什么美国金融体制还没有崩溃(的原因)。
在这里,我要对比一下美国和中国发生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到,在美国,我们采取这些措施之后遇到了困难,而在中国,这些措施(使用后)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好象很自然。在美国,美联储可以公开市场业务,这样可以增加信贷,但这些措施只是在克服重大困难之后才进行的,而且是史无前例的。
相反,在中国,信贷政策比较容易,为什么呢?中国政府对于银行有更大的控制权,因此中国政府可以很容易地采取扩大信贷的措施。
第二,政府可以直接向银行注入资金。在美国,银行不愿意贷款,股票市场出现重大下跌之后,国会通过了重大决定,拨入了大量资金,但在中国,你们不需要这样的措施,实际上在中国,银行是国家所有,如果银行需要钱,就可以向政府要。
第三,政府可以直接向企业贷款,美国也在采取这样的措施,通过两个企业(房地美和房利美)进行贷款,政府对他们进行担保。而在中国,因为中国经济体中很大一部分是国有企业主导,因此政府更容易扩大经济规模。
总结如下,我们应该建立两个目标:
第一个目标是通常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达到充分就业,在美国,这一点非常难以做到,原因很清楚,因为美国的负债率比较高,政府的支出高于收入,这样就对政府造成了制约,不能过度进行财政预算,被束缚住了手脚。(而中国)负债和收入的比例比较小,中国的直接收入增长很高,债务对中国来说不是很大的问题,如果中国每年增长8%,十年之后中国经济总量会翻一番,所以债务并不会造成特别大的问题。所以相比美国,这个问题对于中国来说不是太大,信贷市场(的问题对于)中国来说确实是比较容易的。
第二个关于总需求的目标也是比较简单的,现在金融危机后的增长已经进入到了之后的部分,我要提“幼儿栏”的问题,如果我们把一两岁的小孩子放在围栏里,就不用太担心他(的安全),不知道中国有没有这样的围栏,但在美国是有的,父母会买这样的围栏,让孩子在里面玩,这是一个小小的围墙,孩子可以在里面玩,(父母)不需要理会。如果你把孩子放在这个“围墙”中,父母要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不需要长时间去观察他,而如果把围墙拿掉,你就必须要去(时刻)观察。
金融市场也是这样,如果放松监管,有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推到中国市场上,以前在中国,你让外国银行进入到市场中,让他们在这里发布各种不同的证券,你当然就应该进行监管措施,不能让他们失控,你让孩子在外面玩,既然给了他自由,当然就要很好地看着他。
在中国,谈到市场化,很多人并没有考虑制定(监管措施),人们经常说,我们需要放松管制,需要进行市场化,但关于市场化的观点,并没有更多考虑到“蛇油”在资本主义市场里扮演的角色,如果我们要让市场更加自由,就必须在另一方面给予比较多的监管,这样就能避免恐慌和不必要的狂热。
当然,资本主义很有用,他们会生产人们需要的东西从中赚取利润。但他们也可以生产他们以为人们喜欢的东西,只要能够赚到利润。所以这是很重要的。
谢谢。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