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在即,食盐专营的体制或将终止。媒体援引来自重庆市盐业公司相关人士的消息说,中盐总公司已要求各省级公司做好放开专营的准备。(《重庆晚报》1月7日)
尽管我们的生活不可一日无盐,但长期以来盐在公共话语体系中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角色。这一轮公共舆论关于盐的话题,肇始于人们对加碘盐健康和安全问题的讨论。我国一度有7亿多人缺碘,占到世界碘缺乏病总人数的40%,因此在食盐中加碘被认为是关乎全民健康福祉的德政。但是,不分地域、不加时限的全民吃盐补碘却产生了过犹不及的后果,过度补碘导致的甲状腺疾病在一些地方大量出现。卫生部亦出面表态称,现行食盐中的加碘量应适当下调。
人们追问,为什么食盐专营机构没有提供不加碘盐供消费者自由选择?一种答案是,民间的“科学迷信”和官方的反应迟钝共同导致了碘盐独霸市场的现状。但是,用另一组数据来解释问题可能更为有力。盐业公司从企业购进每吨食用盐的价格约为400-500元,加碘成本每吨只需20-30元,但每吨加碘食盐的批发价却是约2000元,一加碘身价就涨了4倍。在如此丰厚的利润面前,食盐想不加碘很难。何况食盐加碘是《食盐专营办法》的立法依据之一,不加碘或将危及专营体制。一个看似纯粹的科学问题,实际上已经剑指盐业垄断体制本身。
去年12月17日,国资委企业监事会监事陈国卫公开炮轰中国盐业总公司抵制盐业体制改革,将利益集团借盐业垄断谋利的现实进一步展露在国人面前。统计数据表明,中国食盐每年的消费总量在880多万吨,不过专营的收益并没有全部转换为“另一种国家税收”。全国消费者每年为食盐专营多支付的费用大约为130亿元人民币,这些额外支出的80%以上流向了盐业公司。垄断利润如何被挥霍并不超出人们的预料,2008年海南省盐务局曾因花费公款62.98万元集体旅游被查处。而放肆的权力导致腐败也是常识之一,作为防腐剂的盐在垄断体制下未尝不会成为腐败的催化剂。
无论从维护民众的健康权利还是经济权利的角度来看,都必须推动盐业改革打破现有的垄断体制。不过,同样从维护民众健康权利和经济权利出发,盐改仅仅停留在打破垄断的层次上是远远不够的。相关媒体在报道盐业体制改革消息的同时,乐观地推断市场食盐价格很可能因竞争机制的引入而下降。从一般规律上来推断,这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同加碘过量也可能导致灾难一样,现实是复杂的。一个足以引为镜鉴的负面案例是,我国粮油垄断经营体制被废除后,民众盼来的竞争低价实惠并没有维持太久。四大跨国粮商控制了中国油脂市场75%以上份额,导致近年来国内食用油价格节节攀升。这种“前脚降虎,后脚养狼”的教训,会不会在食盐行业上演值得警惕。
同样,食盐市场监管将面临新的考验。在政企合一、管办不分的原有模式下,对于“私盐”的打击因为牵涉到自身利益而拥有足够的动力机制。盐业体制改革必然要进行监管和经营的分离,当监管者不再因为监管而获得利益的时候,如何确保他们不会因此产生懈怠?此类教训,殷鉴不远。
食盐需要市场竞争,但它不是普通商品。它的民生属性决定了改革的制度设计必须考虑到打破垄断之外的更多问题。民众不需要一个拿安全和价格作幌子的垄断,同时也不希望因为打破垄断而失去安全和实惠的保障。这样一种现实需求,改革的主导者不可不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