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中不少人在2008年跌落神坛之后东山再起,不仅将亏损全部补回,甚至有的资产净值还创出新高。不过,其中大部分是拜今年的牛市所赐。2010年,单边上涨的行情可能难以再现,私募将不得不再次面对市场可能出现的反复。与此同时,行业竞争和制度缺陷也将冲击这个群体。

赢回面子难留信任
去年熊市亏得一塌糊涂的民间私募张先生最近心情不错。去年初,老张还有近两千万元市值,但随着熊市的到来,他补仓摊低成本的做法未能奏效,单单在一汽夏利上的损失就过千万。不过,今年汽车股行情崛起,老张的市值已恢复到高位水平,还略微创出新高。令人遗憾的是,老张去年亏得太惨,很多客户就此流失。
今年牛市的展开,不少私募再现强者本色,如广州新价值的罗伟广、上海尚雅的石波、东方港湾的但斌等,其阳光信托产品净值都得以恢复。业内人士称,这不但是一次对抗舆论的胜利,也是一次投资理念的胜利。不过,私募基金在赢回面子的同时,是否也赢回了客户的信任?
罗伟广表示,随着业绩和知名度的提升,现在发信托比过去容易很多,基本上不用通过银行或券商渠道就可以募足资金。但2008年的确跑了一些客户,到现在也没回来。目前留下的都是一些核心客户。此外,也主动退掉了一些要求高的客户。
“如果客户能够认同我的风格,我的压力就会小很多。”罗伟广坦言,“2009年能够做到前几名,有运气的成分,今年的市场好把握,因此这个业绩也没太多的说服力。我的风格是能够把握个股,但这个风格有个死穴,那就是对市场的大方向把握不能出错。去年亏了近50%,就错在这里。熟悉我们风格的客户还好,如果不熟悉,那就没法合作。”罗伟广表示,现在加强了风险控制,只要市场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先把仓位降下来。
经过去年煎熬的但斌对此也深有体会。但斌的私募基金成立于2004年。在2007年之前,业绩相当不错。不过,2008年的熊市让其遭受净值和名声的双重下跌。他的成功和失败都源自投资理念。
“一旦发现好的企业我们就敢于重仓,敢于持有,碰到2008年这样的市场,我们一点办法也没有。2009年我们的收益相当不错。特别是在香港市场,净值增长将近3倍,光在腾讯上就赚了将近4倍。”据但斌介绍,持有其A+H股投资组合的投资者回报相当高,单独持有H股组合的则更高。他坦言,因为持仓品种大部分为蓝筹股,A股投资组合表现并不出色。
从记者采访的情况看,私募基金经理大多表示,已经重新取得客户的信任。广州瑞富资讯副总经理、资深私募观察人士彭亚轩表示,私募是否能够经受住下一波震荡市的考验还要观察,毕竟市场考验的是人性,他们也难逃这个怪圈。
彭亚轩认为,对于私募的考验可能就在眼前。绝大多数研究机构对2010年股市谨慎乐观,震荡上行是大概率事件,但2009年大幅上涨的情况基本不会重演,随后投资的操作难度会加大,市场将无情地考验每一个私募基金管理人。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