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反腐“从理想走进现实”
实际上,在今年8月,重庆市江北区就出台了《江北区干部选拔任用廉政申报试行办法》,规定今后选拔正科以上干部需先申报个人财产,如申报不实将撤销任命。
当时,正值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前,而全会的一个主要议程就是研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其中关于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讨论也随之升温。
在今年3月1日“两会”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答网民提问时,提到要尽快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来预防腐败。
从中央到地方的种种行为来看,被称做“终极反腐”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正在慢慢由“理想走进现实”。
不久前,湖南省湘乡市的官员在网上大“晒”住房,接受群众的监督。在湘潭市纪委主办的湘潭廉政网上,公布了湘乡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住房情况,详细列出了69名干部的姓名、所在单位、现任职务以及住房申报的套数。通过点击干部姓名,还可以看到该位领导干部住房情况6项申报信息:住房套数、住房性质、住房位置、建筑面积、房屋价格、产权人姓名与公示人的关系。
该市纪委表示,如果发现被公示人在住房购买、建造等行为中存有违法违纪问题,可以进行举报并提供具体线索。可网上发表举报,也可电话举报。
湖南湘乡这一措施的推出,立刻引起公众热议。
作为重庆市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起草参与人之一,韩德云透露该制度实际上重庆市已经酝酿很久。
早在今年上半年,重庆市纪委就开始酝酿试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乌小青案案发后,当时的试点范围只划定在了法院执行机构。后经多方研究,将申报人员的范围扩大到了“两院”的重要岗位,力图使制度更贴近核心。
有媒体报道,该制度设计起草初期,曾邀请纪委、人大、法院、检察院等机构以及法学界的专家反复研讨,数易其稿。这一制度最快将在明年初的重庆市政法工作会议后施行。
虽然还未正式实施,该消息已经在重庆市“两院”中引起震动。重庆市检察机关一位中层干部对《法制日报周末》记者称,目前单位内的有关人士已经开始申报工资、继承所得、投资收入等财产收入,在制度正式出台前,留出了一定的适应和缓冲期。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