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离我们有多远?中国经济将如何承受?
尽管我们宏观经济现在面临的通胀压力还不大,不过现在很多人都存在通胀预期,对老百姓来说,可能大家的感受更多来自于水电油气食品价格的上涨,对投资者来说,可能来自于股市楼市的走高,而对企业来说,可能来自于原材料成本的上升。
是啊,大家对通胀的预期,在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感受。那么,如果未来出现通货膨胀,最主要的诱因会是哪个呢?
我们的第三个问题是,如果通胀来临,您认为最主要的诱因可能是什么?77%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货币投放过多;此外约有10%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境外输入;还有10%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成本推动;另外有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需求拉动。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都认为货币投放过多是导致此次通胀出现的首要原因。
经济学家成思危说:“这是在虚拟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可能货币经济一时传导不到实体经济那去,传导到股市和房市里去了,那么股市、房市大量的吸收货币,就看不到实体经济的通货膨胀了,但是一旦股市、房市下跌,接受货币能力减弱,通货膨胀马上就会浮出水面。”
记者:“您觉得通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经济学家武吴敬琏说:“是因为票子攒多了,你联系到今年的货币发行数量,我不知道到十一月是什么情况,一到十月我们的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都比去年增长了30%左右,M1是32%,M2是29点多,都是30%左右,就是说票子的数量,购买力的数量增长了30%左右,商品的供应数量,GDP的增长现在大概在8%左右,从这个对比来看,总需求是大大超过了总供给。”
不少专家认为,形成通胀的原因很复杂,是多重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过,如果追根溯源,今年天量的信贷规模对推动通胀形成,可能作用最为明显。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