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廓清理论认识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尽快付诸行动。当然,行动必须明确方向、找准突破口,否则,就可能事倍功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突破口在哪里?正如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冲破惯性思维束缚 打开河北产业结构调整新天地》所指出的那样:从实践和操作的层面来看,必须抓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矛盾,把工作着力点放在产出优质或高附加值产品上。
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提高市场竞争力,而市场竞争力的最终获得要依靠产品来实现。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现代服务业,承载其效益和竞争力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产品。失去了优势产品的支撑,一个产业体系无论多么完整,其结构也不可能是先进的、现代的。可以说,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是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石,只有大量优质或高附加值产品不断涌现,才是一个地区向现代产业体系演进的重要标志。
把打造产出优质或高附加值产品的能力,当作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不仅是遵循产业结构调整规律的必然要求,更是抓住了我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致命症结。过去,一讲到我省产业结构不合理,人们往往把目光放在产业的轻与重、比例的大与小、数量的多与少上,而忽视了缺少优势产品这个根本。整体结构偏重、传统产业比例过高并不是全部问题的症结所在,更关键的原因还是我们缺乏有市场竞争力的“王牌”产品。“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不管什么产业,只要能够产出优质或高附加值的产品,都能为增强一个地方的整体实力作出贡献。比如,纺织服装业是传统产业,但是浙江却凭借雅戈尔、杉杉等一批知名品牌使其成为重要支柱产业;比如,蔬菜种植业也谈不上多先进,但山东寿光却通过产品创新和品牌营销使其占领了高端市场,创造了巨大的效益。纺织服装、蔬菜种植虽也是我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但由于大多为初级产品、低端产品、大路货色,导致整个行业效益低下、竞争力差。这充分说明,优势产品不足是河北产业结构真正的“软肋”,解决这个问题,迫切需要强化“三个意识”———
效益意识。对于我省的不少行业来说,产品总量在全国数一数二,但一比起利润和效益来立马相形见绌。企业最终是靠效益说话的,而效益又取决于单位产品的利润高低。提高河北产品的竞争力,必须增强效益意识,实现从数量型到效益型、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的转变,通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品牌效应,真正在成本、功能、价格上形成比较优势。
质量意识。质量是优势产品的基础,是“王牌”产品的生命。高档产品要有高质量作保证,普通产品也要以质取胜。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而言,产品质量永远是生存和制胜的法宝,谁能提供优质产品,谁就能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进而获取更多的利润。我省广大企业一定要增强产品质量意识,切实把产品质量当作企业的生命线。
创新意识。加快产品创新步伐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遍观世界知名企业,无不重视新产品开发。而我省一些企业产品创新意识严重不足,有的甚至几十年一贯制,靠一两种产品过日子。产品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我省企业要增强危机感,通过不断加快产品升级换代速度增强竞争力。
结构调整无止境,围绕产品做文章。把打造产出优质或高附加值产品的能力当作核心,就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找到了具体的实践突破口。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把打造“王牌”产品作为重要抓手,坚持不懈地一步步提升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就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河北的“实力、活力、竞争力”就会登上一个新台阶!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