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才杠杆
外包业有一个座右铭:外包部分业务给比自己更加经济和有效的企业去做。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曾提出,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众所周之,美国人力成本相比较中国而言要高许多。在美国一个工作5年左右的软件工程师,年收入大概在十几万美元左右。而国内相同年限和资历的工程师年收入在10万多人民币左右,这里就隐藏着一个价格杠杆。实际上是一个汇率的差价,即在美国用一个人可以在中国用7个人。
这时候,美国面对金融危机很多企业开始裁员,但是剩下的工作交给谁?最经济的做法就是外包出去。原来美国7个人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要裁掉一个人,然后用这个人的成本在中国做就OK了。这样只需从裁员节省下来的资金中抽出一部分作为佣金,以服务外包方式把业务交给中国公司来做。这对美国客户来说,既节省了成本,又会大幅提高软件研发的效率。
2时间杠杆
如果做美国的外包业务,这中间还有一个隐藏的杠杆,就是时间。
美国人把工作交给中方来做,当中方白天工作的时候,美国的客户在家里睡觉。中方当天任务完成下班时,就可以把当天的工作成果通过互联网快速地发过去,那么对方醒来就可以马上看到中方的成果,他们就可以继续去做后续的工作,然后在他们下班的时候再把一些内容要求再提出来,通过邮件或通过其它方式发回来。这时候,中方再醒来,又继续工作,实际上这种方式是24个小时是连轴在转。什么样可以一天到晚不分昼夜的干活?这就是价值转移带来的一种方式。借用互联网,这种交互式的合作缩小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同时,也极大化了单位时间的生产量,能够实现相对规模经济,进而缩减成本,获取利润最大化。
此外,软件外包行业有一个特点,成果通过互联网可以非常容易地传输。这样,进一步提升了交接工作的效率。
而时间本身即是金钱,还可以是谈判的筹码。比如美国客户接到一个活,对方要求一年完成。原来这个活需要10个人干。这时候,美国把部分工作外包给中国,也就是用美国2个人的成本找到14个人,加上连轴作业,这样,原本一年的任务,他们半年就可以搞定。这时候,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话语权。于是完全可以和客户讲,我们半年完成任务,能不能多付一些费用。当价钱遭遇效率,在竞争速度加快的今天,很多客户都会答应。这样时间的缩短使得工作成果产生溢价,很自然能够获得更多收益。
上述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南京的外包产业没有视经济危机为洪水猛兽,相反他们更积极地走出去,将金融危机当作一个支点,大力吸纳人才,扩展业务,针对国外企业成本的缺口迅速成为补足他们短板的一种力量。在别人的冬天里找到一片春天的角落,将别人困难转化为自己撬动金矿的杠杆。
需要把企业的资源变成成果
企业有资源,但如果没能够有效开发,造成了浪费是巨大的。但是企业却视而不见,因为经营的盲点让企业洞察不到这些隐藏的资产。好比一个人到处寻找金矿,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大脑,自己的才智就能够变换更多的财富。
所以,现在培训企业比较火爆,因为企业意识到自己的这些人力成本他们每天的支出是一样的。但是他们产生的价值却可以不断优化。毕竟,学习产生竞争力,同样的员工经过有效的培训创造的价值就会有天壤之别。换句话讲,任何企业内部的员工就是一块块璞玉,可以经过雕琢焕发更大的价值。这就需要培训使得这些人力资源产生更大的成果。
同样,针对顾客资源,笔者认为很多企业没有有效挖掘其更深层次的价值。其实,企业完全可以有效利用顾客,深度挖掘这部分资源,转化成现金收入。
因为客户不只购买你的产品,不只一种需求,你要意识到客户的存在,而且你能够向他销售不同产品、不同服务,这样你就能够很快的获得很多意外的收益。
假如你是卖服装的,你的客户可能还需要化妆品,另外她对健身可能也感兴趣,这时候,你会发现,你可以卖服装给你的顾客,同时,你还可以推荐她去购买化妆品,建议她去某个健身俱乐部,这样,你不仅可以在服装上获得收益,你还可以赢得化妆品和健身俱乐部给你的佣金。基于顾客这种多元需求属性,你就能够扩展你的收入渠道。同时,聚焦在现有顾客这块资源,整合更多企业,发挥倍增的功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