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品收购市场能否起作用?
事实上,垃圾分类的回收环节是有利润的,完全有条件让利于民以作鼓励。
熊孟清就提出,比如政府对垃圾运输环节的补助就可以给社区的居委会,让他们补助对垃圾分类做得好的清洁工和业主。另外政府补助还应该用在垃圾中转站增加分拣设施,而不应该用在最后的垃圾运输环节。
那么,垃圾处理的民间市场状况如何呢?
杨阿姨是个来自广西的“收买佬”,和三个老乡一起长期在广州寺右新马路某银行附近徘徊,每个月向大厦保安交100元管理费。
她几乎什么都收,收入还不低,光景好时一个月可以赚到三四千,差时也会有一千多。用来赚钱的收与卖之间的差价,往往只有一二毛钱。
她们也不用领取工商局的任何证照,有时城管管一管,躲躲也就过去了。
他们每天把收到的废品进行初步分类,就卖给收购站,如果收回来的东西“夹杂一些不能卖钱的”,往往就把这些“无用的东西”随手丢弃,造成二次污染。
废品收购站的行业情况也是蓬勃而无序。广州的废品收购站超过6000家,但工商、税务、特许三证齐全的废品收购站不过2000家左右,仅占三分之一。
杨阿姨认识一些有本钱的老乡,拿出几十万来私下开废品收购站,“一年的收入可达百万”。
位于五羊新城寺右二巷8号的广州市宝源废品回收有限公司是越秀区为数不多的几家证照齐全的废品收购站之一。
宝源公司拥有的场地可容纳近30吨可回收垃圾,平均每天收购的垃圾约15吨左右。他们接受工商部门及行业协会的监管,回收的物品都须达到一定的标准。“瓶子里面有残物、有异味的,都不收。”这里的负责人王先生说。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