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当前,中国正在抢抓机遇。
9月,北京环境交易所推出了中国首个自愿碳减排的标准即“熊猫标准”。这一标准旨在建立一个与中国国情相符合,且兼容国际规则的自愿减排项目市场的核证、注册的标准体系,它为清洁能源项目的发展商提供了一个框架制度,并建立平台有效帮助中国卖家实现“发现买家、发现价格”。
11月初,该所又公开表示:“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我们将正式推出‘熊猫标准’的公共测试版。”即将到来的哥本哈根会议,将由于中国的深度参与尤其是这套标准的实施细则的公布而更加举世瞩目。
为什么会有“熊猫标准”?
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我国是不承担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内外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环境以及需求等多方面强制性减排压力之下,自愿减排成了中国的重要选择,碳自愿减排市场平台的建立并推动碳自愿减排机制的形成在我国已成为必然。
据了解,目前,北京环境交易所正在联系全国重要的能源资源省份参与完善标准。目前,内蒙古已成功注册资格参与其中。业内人士看来,如果河北也能成功注册,我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将大大改观,或将催生一个全新的现代产业——— 碳交易。
目前,我国巨大的减排项目市场吸引了许多有减排责任的欧洲发达国家。中国现在已经是CDM(清洁发展机制)最大的供给国,占据全球CER交易的48%。熊猫标准和碳交易市场将拥有美好的未来。
也正因为未开始承担强制碳排放义务,中国碳交易市场目前主要以OTC(场外交易)市场为主,但这并不阻碍中国积极发展二级交易市场,熊猫标准和自愿碳减排正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碳市场建设的重要实践,有关专家表示。
在国外专家看来,“自愿”性质的VER由于缺少激励机制,并不如CER(核准减排量)的市场发展来得迅猛。企业目前参与VER项目,更多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而CER是有资金激励在其中的。VER市场的发展仅靠企业“自愿”是不够的。“可以考虑建立VER市场的激励机制,比如和‘碳税’减免挂钩。”
但无论是VER还是CER市场,中国都需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迎头赶上。目前中国的碳交易仍集中在项目层次,而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却已经达到了碳金融的层次。而碳金融和碳交易相辅相成,没有碳金融的支撑,中国不仅将失去碳交易的定价权,也将再次失去金融创新的机会。
追寻碳交易
“节能减排的盈利性是毫无疑问的。有些看起来不太好的项目,如果申请到CDM,回报率可以增加10%至20%。”在前不久省会举办的一次节能减排论坛上,毕马威全球基础设施与项目集团中国区负责人麦特·沃克这样向河北听众介绍他的调查。
而一位听众——— 省会一位从事节能降耗的机械制造商却抱怨说:“其实我们很难找到这样的资方或者技术支持。”
据了解,随着碳交易在国际上风生水起、河北省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部署,基于市场的节能减排新机制正在我省受到高度关注,而我省也受到国际碳交易商的高度关注。然而几年来,我省能够进行此类交易的项目乏善可陈,即便是人们相对熟悉的CDM(清洁发展机制)领域,截至2008年年底也仅有12个项目在国际CDM执行理事会上注册成功。
作为资源能源消耗大省,河北不断有人追问:这个可以带来资本、技术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市场到底在哪里?
资料显示,在工业发达国家,低碳经济正在由理念、思路、可操作的经济机制向切实可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演变。这一变化趋势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全球碳交易市场被认为将在2012年达到1400亿欧元,交易规模将超过石油而成为全球第一大交易市场。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碳交易市场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包括欧盟的排放权交易制、英国的排放权交易制、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等。
由于我国缺乏交易平台,现有碳交易偶然性很大,并且都是以项目运作方式私下协商完成的,价格低、数量少,而这些项目的核减量被发达国家买家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后,被包装、开发,成为价格更高的金融产品、衍生产品进行交易。
“熊猫标准”另辟蹊径
当前诸多专家作出了这样的判断: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将进入绿色革命发展阶段,事实上,碳交易正是绿色经济的产物。而绿色革命中,除了以低碳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型、新产业崛起、能源产业清洁绿色化外,还需要整个制造业特别是资源加工业如冶金、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全面推广循环经济。而这一趋势正与我国目前的科学发展相吻合,尤其与我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相契合。这更意味着我省的碳交易潜力巨大。
目前,我省保增长、调结构任务艰巨。前不久,围绕“保调促惠”我省新增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项目543个,总投资458.3亿元,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这些项目的安排进一步加大了财政收支平衡难度。与此同时,我省节能减排投入紧缺,现有资金渠道有的通过申报国债资金、有的靠大企业投资、有的加大地方财政补贴力度,而少有通过市场机制融来的民营资本、国际资本。“‘熊猫标准’让我们看到新的希望,我们终于有了切实可行的基于市场的节能减排机制,而这一机制聚集的买家和卖家或将形成一个全新的碳交易产业。”我省一位资深环保人士如此评价。
北京环境交易所董事长熊焰介绍,“熊猫标准”有两大目标:做标准、建渠道。他们联合市场各大利益主体,共同开发适合国情的标准,专注于国内以及其他国家大农业碳减排项目,希望能够促进工业补偿农业、城市补偿农村、高排放者补偿低排放者。
碳交易离不开碳金融。省内专家呼吁,当前,河北应加快引进国际主要金融机构制订的“赤道原则”,推进“绿色信贷”;推动金融创新,发行CDM项目集合债券,拓宽CDM项目的融资渠道;积极培育专业贷款担保机构。通过推动CER和VER齐头并进,激发CDM项目的发展潜力,努力拓展河北碳交易的市场空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