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果此次传言是真,摩托罗拉的未来就只能寄托在手机身上。而动完手术之后的摩托罗拉手机能承担起光复家业的重任吗?
在苹果和谷歌这些外来者的强烈冲击下,曾经与摩托罗拉一样同属于产品型手机制造商的诺基亚开始朝向互联网公司转型,通过收购塞班和创办ovi应用商店打造从硬件到软件的全解决方案。桑杰•贾却将摩托罗拉引向了另外一条道路。摩托罗拉并没有试图走苹果的商业模式。它对自己并不擅长的应用商店没有丝毫兴趣,相反,它仍然在走产品型公司的路线,只不过它希望自己能集萃行业之大成,成为一个优秀的整合者。从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都是基于开源系统,这既有效控制了成本,又可以剩下精力把应用做成体验精品。这种路线不会遭遇苹果以及运营商的正面竞争,还可以通过与运营商的良性合作参与利润分成。在芯片方面,摩托罗拉手机也不再只使用“自家”的飞思卡尔芯片,而是引入了高通、甚至是传闻中的联发科,它甚至打算将低端手机外包给联发科或别的解决方案厂商。
很明显,遵循这样的路线,摩托罗拉与昔日齐肩的诺基亚渐行渐远,第二阵营中的三星、LG等成为它最贴身的竞争者。韩系厂商以整合式创新而著称,并由此发迹。摩托罗拉也将要如此。你可以为摩托罗拉的“堕落”感到惋惜,但这不失为一个聪明的选择。诺基亚以庞大、健硕的身躯追寻苹果式转型,已经是气喘吁吁;如果以摩托罗拉病态身躯,如此转型说不定就是要命的一刀。相反,凭借自己在新品方面的老练,如果再能改变“惰性”,善于倾听市场需求,还能快速做出反应,摩托罗拉或许能再走一条康庄大道出来。
《华尔街日报》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摩托罗拉公司想要以4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该部门。对此,摩托罗拉公司发言人指出,该公司目前还未对此“谣言或猜测”给出任何置评。据报道,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和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是摩托罗拉该交易的顾问行。截至目前为止,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以及韩国三星、中国华为等电信设备厂商均是潜在买主。
除Schaumburg Ill之外,摩托罗拉还拥有两个业务部——移动设备部和企业移动部,分别负责生产手机和警用无线电设备、条码扫描装置等政府和企业用产品。知情人士透露,摩托罗拉原计划今年将移动设备部从其他两个部门剥离出去,但金融危机和手机业务业绩疲软迫使摩托罗拉无限期推迟了这一计划。相比较而言,Schaumburg Ill对买主更有吸引力。Schaumburg Ill一直在盈利,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1亿美元,运营利润为1.99亿美元。
摩托罗拉在公告中表示对传闻不予置评,但同时也表示,该公司将坚持长期发展计划,将业务分拆为移动设备和宽频移动解决方案两部分。
其实,在此次出售之前,摩托罗拉已经数度剥离或计划剥离相关资产以拯救其糟糕的业绩表现。2008年初,摩托罗拉便计划分拆或出售其手机业务,直至今日;今年2月,摩托罗拉将旗下移动电邮业务售予Visto Corp.,希望借此筹集现金降低费用以遏制手机业务亏损势头;而后6月,摩托罗拉与华为进行初步谈判,拟将无线设备业务出售给华为;7月份,摩托罗拉宣布,将其光纤到节点(FTTN)产品线出售给通信测试设计公司(CTDI)。
在业绩一片惨淡之际,被出售的还包括摩托罗拉的地产。2008年,摩托罗拉便出售了其在北京国贸附近、朝阳区建国路的CBD办公大厦,这也是其中国业务不断出现下滑的一个缩影。今年6月,摩托罗拉又出售了其手机业务部门总部附近的一个8.4万平方英尺的楼房。
摩托罗拉能借剥离资产来扭转自身不断下滑的业绩吗?眼下来看,剥离资产后的摩托罗拉似乎剩不下什么优质资产了,它又拿什么去逃离快速滑向没落的命运呢?摩托罗拉搏命一击的时刻到了。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