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生周洁 记者郭伟)“在目前的医学界,最准确的疾病预防方法是基因检测,我的职业梦想就是做一名基因检测咨询师。”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渠亚超说。“不论从个人爱好,还是从性格特征来看,我都适合做一名韩国大学中国语系讲师。”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文法外语系李雪飞坦言。
育婴师、校园刊物运营、文化型高端酒店、QQ特色婚庆连锁店……在我省第三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现场,大学生通过个人性格、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就业环境等自我分析,勾画出多姿多彩的未来职业生涯。
“我的人生方向十分明确且具体——— 成为一名电台流行音乐主持人。凭着独特的风格、丰富的音乐知识、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一定的编导能力,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把麦克风紧紧地握在手中。”衡水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大三学生陈欣的理想不是新闻记者,而是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因为随着私家车逐渐增多,关注广播的人会越来越多。“毕业后,我想一边在上海青少年发展培训中心兼职,一边为自己的青少年发展培训中心做准备,如果没有机会,我会选择先在家乡浙江宁波开展青少年发展培训工作,为将来积累经验。”河北大学学生会副主席楼钰涵对公务员等常人看来稳定的职业并不感兴趣,在她看来,要拯救身边那些自闭、暴力、沉迷网络的孩子们,必须靠具备专业水平的青少年发展培训中心进行专门教育。
“从提交的参赛作品可以看出,我省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比以前增强,职业目标从以前扎堆营销扩展到青少年发展培训、电台主持人等新兴职业。”已连任三届评委的大赛评委会主席、石家庄人众和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张馨月说,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在确立职业规划时不要紧紧盯住传统的营销等职业,应放开眼光,充分发挥自身所长,在各种各样的新兴职业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向,此次比赛就显现出职业目标更趋多样化的特点。张馨月提醒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不能简单地靠堆积职业测评工具所得数据来确定自己适合什么岗位,在客观的自我认知之外,还应多花一些时间了解职业工作场景和能力要求,掌握职业规划的技巧和方法,使职业目标更加清晰,择业期望值更趋合理。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