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陈永杰:竞争性领域六种民企挤出现象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更新时间:2009/11/10 17:14:33   
>> 相关新闻链接
·周明:美国公私合营投资计划是泡沫制造器 ·蔡恩泽:中美贸易战恐难大打出手
·叶檀:创业板上市一周留下三根鸡毛 ·李华芳:谷牧逝世 改革还应继续日拱一卒
·余以为:富三代断指折射出金融困境 ·徐斌:发改委为何不肯承认通胀
·通胀预期:有效管理会出什么招? ·并购中的人才、市场、客户
·人大教授刘元春:结构性政策微调正在加剧 ·三季度数据分析: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将至

    陈永杰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

    危机之下中国启动了大规模的政府投资,这其中,国有企业在争得项目大显身手的同时,在部分行业和地区也出现了对民营经济的“挤出”现象,在一些竞争性领域出现了明显的国企扩张现象。我们可以从六个现象的角度,来观察这种“民企挤出”。

    现象之一:

    一些行业的“三门”,即“铁门”、“玻璃门”、“弹簧门”现象更加严重。

    所谓“铁门”,是指政策法规明确规定民营经济不能进入某些行业,主要是垄断行业。例如,在石油、通信、广电等行业的主要领域,至今仍明确不准民营企业进入。如石油勘探、开采和进口,民营企业根本无权进入。2009年《中国改革评估报告》指出,目前在全社会80多个行业中,允许国有资本进入的有72项,允许外资进入的有62项,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的只有41项。

    所谓“玻璃门”,是指一些重要行业或领域在政策上并未明文规定禁止进入,但在进入的资格方面设置种种条件要求,不断提高进入门槛、调整准入标准,使民营企业实际进不去,即看得见,却进不去。例如,在金融、电力、航空、邮政等行业的不少领域,虽然未规定不能进入,但以资本实力、技术水平、从业资格和业务范围等各种理由设置条件、抬高准入门槛,使相当部分实际上有能力的民营企业想进去也进不去。例如,在邮政快递领域,邮政专营提高了快递的进入门槛,大批民营快递企业面临被迫退出的危险。再如,开办村镇银行等小型金融机构,政策规定的设立标准是必须要有国有银行或其他股份制银行(大多数为国有控股)作为控股股东,民营资本不能独立开办。

    所谓“弹簧门”,是指由于政策和行政管理上的原因,在一些地方和领域,民营企业已经进去了又让其必须退出。如近来,沿海一些地区相继宣布,高速公路建设放弃之前的“经营性公路”投融资模式,转而全部改为政府“收费还贷型”公路。一些高速公路民营企业所拥有的股权,被地方政府逐步收回。

    现象之二: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本上采取以国有企业为主体、以行政手段为主导推进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今年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都提出要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来提高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做大做强重点企业,方向是很正确的。但在规划的具体实施中,不少都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体、以产能规模为主要标准、以行政措施为主导进行并购重组。

    例如,在钢铁、石化、有色等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细则中,明确要求“上大压小”,逐步将30%~50%产能向排名前几位的大型重点企业集中,而这些企业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国有企业,它们都被有关部门明确指定为兼并重组的主角。这导致部分强势国有企业在一些重要工业、运输等领域推进迅速,有的甚至在轻纺、食品等竞争性行业的部分领域也迅速扩张。

    现象之三:

    部分地方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中,也是基本上采取以国有企业为主体、以行政手段为主导推进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国有企业。

    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地方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经之路。但部分地方在制定具体政策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多是以地方国有企业为主进行兼并重组,不少兼并重组不是主要采取市场化途径,而是采取行政手段来推进,有的甚至搞“拉郎配”。

    例如,山西大规模调整煤炭工业结构,总体方向是对的。但在措施上基本是以国有煤矿为主、以产量规模为主、以行政推动为主推进兼并重组,要求到年底办矿主体由2200多个减少为100家左右,届时国有企业矿井数将占80%以上,被重组兼并的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且相当部分煤矿是先停产后兼并重组,上千家民营煤矿产销企业停产半停产,上百万员工失业、半失业或待业,退出的民营资本将达2000亿~3000亿元,而此前政府出台的政策是积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山西煤炭领域。



责任编辑:cprpw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