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战略。智库应当是一个战略研究机构,着眼于长远的和宏观的分析,善于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建议。许多智库通常会从事大量的对策研究。但智库毕竟不是政府的决策部门,即使对政府提出政策建议,其重点也不应当在具体的细节上,而应当在战略上。智库应当弥补政府决策部门的不足,善于提出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框架性建议。
五是人才。智库需要有物质资源,例如必要的经费,以及办公和研究条件,但一个成功的思想库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智库的人才不在人数而在质量。它必须有两类人才:一是领导人才,二是研究人才。一个杰出的领导往往是成功智库的前提条件,通过他,不仅可以网罗一批杰出的专家学者,而且能够合理地调配各种资源,使其发挥最大作用。人才是智库的核心资产。
六是网络。与一般的学术机构不同,智库不仅要提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而且要努力用这些思想和观点去影响社会。这就需要借助网络和媒介。成功的智库通常要拥有多元而通畅的合作网络,这个网络应当包括政府决策机构、学术研究部门、大众传播媒体(包括互联网)和民间组织。智库的社会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网络是否足够强大和通畅。
七是特色。即使规模最大的智库,也不可能对社会问题进行面面俱到的研究,而且各个智库之间也应当有适当的分工。一个智库要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佳的效果,就应当扬长避短。这个“长”,就是智库的特色。纵观国内外的智库案例可以发现,所有成功的智库几乎都有各自的明显特色。这些特色包括研究的专长、影响的领域、价值的倾向、合作的伙伴和依靠的对象等等。(俞可平,作者为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