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秋凌 通讯员 刘银玲
昨日,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发布了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调查统计结果。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石家庄市同全国一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呈低位运行态势,并经历了多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自2月份起连续7个月为负,虽然9月已转负为正,但1—9月份累计,同比仍下降0.1%,创近7年来CPI数据新低。
CPI自2003年来首次负增长
1-9月份累计,CPI同比下降0.1%,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分月看,CPI呈“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且中间的7个月连续为负。
受春节影响,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0%,2月份由升转降为99.2,降幅为0.8%,这是六年来单月CPI首次负增长;直到9月份,才转负为正,同比上涨1.2%。
食品价格
近七年来首次下降
八大类价格呈“四升四降”格局,下降的有:食品、衣着、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9月份累计,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2%,是自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拉动总指数下降0.4个百分点,成为影响全市价格总水平走低的关键因素。
居住价格涨幅
居各类之首
居住价格涨幅最高,同比上涨5.4%,拉动总指数上升约0.6个百分点。
由于去年石市调高了生活用水、民用煤气、冬季取暖费等价格,虽然今年的居住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中新涨价因素很少,但1-9月份累计,居住价格同比仍上涨5.4%,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行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石市在全国、全省排位比较靠前的主要原因。
上涨的其他三类为: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多原因拉低CPI数据
今年以来石家庄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低位运行,并伴随负增长,其原因既有理性回归的成分,同时也受到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变动、供求关系以及政策性因素、翘尾因素及基期价格等的影响。
食品类价格由升转降拉动总指数下行。今年以来,食品价格持续下降,与去年的高涨幅形成鲜明对比,除1月份受节日影响同比上涨1.2%以外,其余月份均为负增长, 1-9月份累计,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2%,比去年同期涨幅低21.5个百分点,拉动总指数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降幅较深。2009年猪肉价格持续下跌,降幅逐月扩大,9月份猪肉平均价格已接近2007年7月份的价格水平,1-9月份累计同比下降24.7%。食用植物油及制品价格持续下降。今年世界范围内的大豆丰产,国内大豆、花生等原料价格持续走低,致使食用油批发价下调。另外,今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补贴大型食用油生产企业,增加了食用油供给,也促使价格进一步走低。
政策性因素导致房屋贷款利率价格大幅下降,成品油价格小幅下跌,对总指数产生一定的下拉作用。去年下半年,国家五次下调房屋贷款利率,使得房屋贷款利率价格下降38.1%。成品油价格也上下调整了多次,93号汽油价格由2008年6月20日的每升6.03元下调到12月19日的5.1元/升,今年1月15日再次下调到4.99元/升,4月2日又回调到5.22元。1-9月份累计,汽油价格同比下降4.5%。
供大于求也是造成CPI下降的一个原因。今年以来,由于出口需求减少,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此外,去年同期,食品、居住等价格大幅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居高不下,最高的4月份涨幅达9.2%;与之相比,今年1-9月份价格总水平明显回落。
走势预测:
CPI将持续正增长
随着国家、省、市保增长等一揽子经济政策效应的显现,我国及石市经济企稳回暖向好,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逐步回升,加之受去年10月份以后价格持续大幅回落以及目前价格平稳上升的双重作用,今年后3个月石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会延续9月份态势,继续保持正增长,且涨幅会稍有扩大。
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给国内市场价格带来上行压力。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回升趋势,纽约市场基准原油期货价格6月5日突破每桶70美元重要阻力关口,近期再度上冲,专家预计短期内油价将继续维持高位振荡走势。另外,国际市场大豆、黄金、铂金价格也逐步走强。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升将影响到国内市场价格,进而推动CPI逐步上行。
粮食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国务院常务会议10月17日决定“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从石市情况看,虽然夏粮连续增产,但受8月份冰雹等自然灾害影响,秋粮形势不容乐观。据调查,近两月全市的面粉、小米、玉米面等粮食价格也先后上涨。“一粮带百价”,粮价稳则百价稳,若粮价持续上涨必将对食品价格变动产生很大影响。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