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金融危机背景下谨防地方“非理性招商”苗头
来源:经济参考报  更新时间:2009/10/23 10:32:47   
>> 相关新闻链接
·世界网络巨头进军音乐领域 ·“民告官”折射六大“机关病”
·城市规划浪费背后的腐败黑幕 ·谁是城市规划浪费的“幕后推手”
·38岁坐拥239亿 马化腾登顶2009IT富豪榜 ·我国第二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名单公布
·政府部门定价有时正是暴利源头 ·胡润富豪陈发树捐80亿设中国版盖茨基金
·诚兴号酒坊原料仓现桃城 ·2009'石洽会首日75个项目签约

  招商引资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记者调研发现,迫于竞争压力,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不同程度出现了降低优惠政策门槛、下达任务指标、借机铺张浪费等“非理性招商”的苗头。专家认为,这表明地方政府仍在过多地介入微观经济领域,存在一定的隐患,急需引起重视。

    比拼优惠政策导致高成本引资。一些地区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缺乏交通、环境等区位竞争优势,在招商引资上还是单纯地强调拼政策、拼优惠,不惜牺牲国家利益高成本“抢资”。目前各地出台的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土地、税收等方面。

    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地方无权搞土地和税收优惠,现在都改换名称进行变相优惠,即在保证上缴国家、省等上级的部分外,地方将留存的那部分税收和土地收益奖励返还给企业,对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奖励政策。由于地价低廉,一些地方连“三通一平”的土地整治成本都无法收回。

    特别是那些区位和资源禀赋基本相同的地区,为争引项目,几乎每个外出招商干部的手中,都拿着当地政府优惠政策的红头文件,大搞“让利竞争”大赛,不断推高各种显性招商成本。

    下指标、分提成招商加重行政色彩。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一些地方采取超常规招商模式,层层下达指标、分解任务,有的地方同时出台奖励措施,引导鼓励全员参与招商。

    记者近日在山东“菏泽卫生”网站上看到一份今年发布的《曹县卫生局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奖励办法》,提出“为……切实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我局的招商引资任务”,“卫生局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规定“卫生局各股室、局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各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要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人人参与招商引资。除有招商指标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每季度向卫生局提供1-2条有价值的招商信息,每半年至少有一个固定资产过千万元的项目来曹考察”。同时规定“对招商引资工作有实绩的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县政府奖励的资金全部归引资人,并在工作岗位调动及单位年度评优选先和提拔干部时优先考虑”。

    中部某省一位市招商局长告诉记者,今年市直78个责任部门都有指导性计划,平均每个部门1000万左右的任务。招商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完不成任务的不得评先进,完成任务的年终按千分之五给予经费奖励。“招商引资搞得好的部门领导优先考虑提拔,一个开发区的书记因为去年招商引资成绩突出,今年就调进了市委常委班子。”

    借招商之名搞擦边球式腐败。湖北省利用外资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谭作刚说,招商引资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一些异化的擦边球式腐败现象。有的造成优质国有资产流失,比如引进一个企业来对本地企业进行改制,本来价值1000万的资产让你100万买走;有的企业本来是限制类的项目,只要给点好处,审批人便高抬贵手,同时还容易发生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借资源配置之名进行权力寻租。

    还有的借招商引资之名慷国家之慨,大搞铺张浪费。记者了解到,为完成招商引资指标,驻外招商干部三天两头请客商吃饭,招商不成公家承担相应费用,招商成功个人拿奖金,公款成了干部谋私利和创造政绩的资本。据东北一位参加过地方到境外招商引资活动的专家透露,一些地方到境外招商,招商会还没开完,举办方就收摊去观光旅游了。

    重引进资金项目轻环保重蹈粗放式招商覆辙。近几年,东部沿海地区的高污染企业纷纷到中西部地区落户,造成当地环境污染。而最近发生的陕西凤翔血铅到湖南浏阳的镉污染事件,都是中西部许多地方重资金和项目引进轻环境保护导致的典型案例。

    记者采访还发现,一些县市甚至为外来投资商发放“绿卡”给予重点保护,规定未经县政府批准,禁止任何部门进入企业检查。这种“挂牌保护”的做法与市场运行法则格格不入,不仅无助于提升一个地方的改革开放形象,而且客观上对其他企业形成了不公平竞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指出,地方政府如此重视招商引资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不足,只能是通过政府手中的土地、税收等资源来吸引投资,但这种发展模式是不科学的,各地在获得短期GDP增长的同时也付出越来越多的“隐性代价”,如财税损失、土地滥用、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甚至危及地方政权稳固。从实际情况看,至少在引资问题上,基本上没有体现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可持续发展等政策的要求。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余安教授认为,党政干部把精力和大量时间花在陌生的招商引资上,将不得不放弃原本相当熟悉也应该完成的本职公务,是典型的角色错位、越位。以上种种“非理性招商”行为表明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在强势介入微观经济活动,这种“微观介入”和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格格不入。(记者 张钦 罗博 程子龙 廖君 王骏勇)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