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立
民企经营必须尽快走出“父授子业”、“家族经营”的狭隘模式,很多民企老板不愿参与并购之类的企业间的活动,很大程度上是担心企业“变姓”。于是就有了安于现状的惰性和赚够就走的短视战略,从而抑制了企业升级的根本动力。
随着中粮集团收购蒙牛、山东钢铁收购日照钢铁的传闻变成现实,一场关于“国进民退”的讨论从原来的窃窃私语演变成“大鸣大放”,人们开始担心,随着一批优质的民营企业被国字号企业吞并,作为中国经济生力军的民营生产模式会不会遭遇萎靡、退化,甚至消亡的命运。这些担心听上去有些危言耸听,但如果优质民营企业的命运最终只能是被国字号收购的话,作为一个群体的经营模式的价值和意义恐怕就不是大打折扣的问题了。
不过,为了把问题搞清楚,我们不妨剥去一些外在的东西,从问题的本质说起,也许更有利于从科学而不是感情的角度把握问题的实质。企业间的并购实际上是件很平常的事,就像企业制定日常生产、销售计划一样平常,但为什么类似于中粮收购蒙牛这样的事件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呢?这恐怕与企业的标签有着密切的关系,中粮和山东钢铁毕竟贴着“国企”的标签,而蒙牛和日照钢铁再怎么强大最终也只是个民企。这么多年来,尽管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但国企的特殊身份使其在各个方面得到国家优惠也是不争之实,再加上民企为国民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于是不管出于哪种角度,民众和舆论都更倾向于“同情”民企,因此感情的因素往往影响着判断。但如果把这些标签全都去掉,问题的脉络又会怎样呢?
我们知道,现代企业经营的目标是追求市值最大化,而非单纯的利润。而要想提高市值,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提高能力。什么是企业的能力?传统认知认为,企业的能力就是做大做强,其实是错误的。通用汽车是大企业,可危机当中它倒下的最早(我指的是大企业),而一些相对比较小的企业反倒可以存活,这就是能力的差距。因此,能力的首要标志是抵御风险的能力,而非企业的规模。
中国企业的风险意识也很足,各种帮助企业转嫁风险的手段也运用了不少,可有多少能帮助企业提高价值呢?尽管某些学者和业界人士大肆鼓吹套期保值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但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套期保值提升了企业的价值,反倒是像国航、东航套保巨亏的案例频现眼前。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抵御风险的能力永远是企业内部的风险头寸自然对冲体系。在这方面,国内企业也开始重视起来,宝钢、中铝努力收购海外铁矿石企业股权,中石化收购海外油田开采权和石油公司,都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向着正确的方向迈出的可喜步伐,都在为这些企业的价值提升奠定着基础。与这些企业相比,中粮集团近年来的一系列举措也很值得关注,比如收购(或创建)食品加工、食用油制造,甚至啤酒、饮料企业等,都在不知不觉间对冲着中粮最主要主营业务的风险头寸,收购蒙牛其实也是同一道理。
我们不得不说,中粮的做法是对的,因为它实实在在地提升了中粮应对危机的能力,不仅符合了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发展规律,也符合了所有者利益至上的经营原则。从这个层面上讲,中粮的大规模扩张是无可厚非的。至于山东钢铁吞并日照钢铁的优劣,因手头资料不足不敢妄下结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优劣与“国”、“民”无关。
既然是要增强企业的能力,除了必要的产业关系和风险对冲关系外,当然也对并购对象的质地有所要求,当然是越优质越好了,民营企业经过30年的发展,培育了大量的优质企业,成为被收购的对象并不违背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的一般规律。所以,抛开感情色彩,从单纯的学术角度看,我实在不能指责中粮收购蒙牛的行为。
不过,如果我们非要给这场国进民退运动总结些经验教训的话,我倒觉得有这样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首先,既然构建风险自然对冲体系是企业提高能力的基础,既然企业并购是实现此种体系的重要手段,那么民营企业为什么不可以行动起来呢?不要总拿资金来源说事,国有企业获得资金是比民企容易,但这绝不意味着民企并购行动就得不到资金支持,如果你的并购是“好”项目的话,任何商业银行都会愿意提供资金。在这方面,我们有些人依然存在资金推动项目的错误认识,请记住:是项目价值决定资金来源,而不是资金来源决定项目价值。
其次,民营产业结构到了必须调整的时候了,民企并购活动之所以凤毛麟角,除了“逆向”收购国企存在困难之外,也有民企之间缺乏并购价值的问题,大家所处的产业链相同,并购把规模做大了,对于提高企业能力究竟有多大意义就不好说了。所以,单调的产业结构导致市场缺乏民企并购激励,也是民企不屑并购的原因。
再次,民企经营必须尽快走出“父授子业”、“家族经营”的狭隘模式,很多民企老板不愿参与并购之类的企业间的活动,很大程度上是担心企业“变姓”。于是就有了安于现状的惰性和赚够就走的短视战略,从而抑制了企业升级的根本动力。
最后,国进民退确实存在垄断经营、恶意竞争的隐患,国家在这方面必须制定必要的法规,并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不至被破坏。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