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用反商业模式实现最大商业化
来源: 中国经营报 更新时间:2009/9/21 10:38:42   
>> 相关新闻链接
·经叔平谢幕:不能忘却的纪念 ·施正荣:太阳能关键在于创新 低端产能过剩
·李彦宏弯道超车论引爆中美经贸论坛 ·专访红杉资本周逵:创业板要注重市场规则
·c牛根生:“宋江”式管理的得与失 ·经叔平:“老工商”的背影
·卢志强:柳传志为何选择泛海 ·中国企业家公众形象满意度调查在京启动
·李彦宏:企业在危机面前要力争"弯道超车" ·郭台铭:争夺“中国渠道之王”?

明星的发酵效应

最初韩三平和黄建新并没想过要找这么多明星,只是想找一些人,先把这个项目开启了。韩三平说,起用这么多明星,缘于陈凯歌的一句话:你不妨多用些明星。最终参演《建国大业》的演员中,演过男主角或女主角的一线明星有83个,有名有姓的演员有170多个。

看过样片的记者都觉得陈坤是《建国大业》中最令人“惊艳”的演员之一,但当初陈坤拒绝参演蒋经国,是在韩三平的“命令”下,陈坤才出现在剧组第一批公布的演员名单中。陈坤当初肯定没想到,之后会有那么多一线明星大腕不计酬劳出演,并且甘愿跑龙套。

2月12日,《建国大业》召开开机发布会,那一天公布的演员名单起了很微妙的作用:唐国强、张国立、冯小刚、许晴、姜文、刘德华、王学圻等参演,邬君梅、孙红雷、葛优、陈道明、陈宝国、尤勇、冯远征等待定。

《建国大业》剧组发现,当《建国大业》有了20多个一线明星大腕的时候,就有源源不断的演员、经纪人主动打电话来。到了后期,大家都要来客串。广泛流传的一个段子淋漓尽致的表达了演员争相上《建国大业》的心理:周星驰给韩三平打电话说,我为什么不能在《建国大业》里客串一下啊?听说现在要是不上这个片子,就说明自己不是一线了啊?

明星加入后的发酵效果开始显现,韩三平起初在宣传上并没有太用心,何况《建国大业》的制作周期太短,想做密集性的宣传也不太可能。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等一线明星加入的越来越多,赞助商、媒体自己就找上门了,由明星引发的话题也变得源源不断,根本不用他们主动做宣传。

例如,明星“零片酬”,周星驰被拒,其中的高潮当属网上满天飞的演员国籍争议,随后涉及的演员在不同场合纷纷辟谣,而就在辟谣的过程中,《建国大业》被屡屡提及。

由于这些一线明星不断充当义务宣传员,使得《建国大业》自然而然地实现了持续传播,将公众观看的热情进一步加温。商业大片的炒作原则“作品事件化、事件话题化、话题传播化、传播持续化”在《建国大业》中被演绎到极致。

尽管是在陈凯歌的提示下,在有些失控的前提下实现了全明星阵容,看到效果的韩三平已经开始在新闻发布会上着手总结工作:“用明星等商业手段来吸引观众是主旋律电影突围的重要方式。当然,现在各种议论都有,我想也好,至少它激发了观众极大的观赏欲望,用明星最浅层次的目的不就是这个吗。因此,在商业上,我们走的这第一步就成功了。”

之前所有国产片扎堆上映,不就是为了给《建国大业》腾地方吗,这种行政优势别的影片不可能有。

商业化中的非商业元素

被认为是中国电影发行三剑客之一的吴鹤沪对《建国大业》的票房非常看好,在肯定《建国大业》所做的种种商业尝试的同时,他也提及中影及韩三平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今年有42部主旋律影片上映,但大部分都是陪衬,我估计只有《建国大业》和《风声》的票房不错。像《天安门》就非常惨淡,有时甚至是零观众,但这并不表明影片内容不好。《沂蒙六姐妹》也非常好看,但观众就是不愿意掏钱,如果这六个姐妹由章子怡、范冰冰、李冰冰、赵薇等出演,情形肯定完全不一样,也会像《建国大业》一样,产生许多话题,吊足观众胃口。现在发公文、利用工作时间、出公款的三公(工)影片太多,特权多有时候就等于没有。这些主旋律影片出现了很强的地方性,哪里拍的哪个地方的票房就高,例如上海热映《可爱的中国》,山东热映《沂蒙六姐妹》。”吴鹤沪说。

在批评过许多主旋律影片商业元素不强之后,吴鹤沪话锋一转,“当然,这里面也有非商业因素。我刚接到相关领导的电话,批评我影院里对《建国大业》的宣传太少。我们还要填写表格,从现在开始就要确定到10月8日放映《建国大业》的场次。这种做法是违背市场的,但我们可以理解。”

吴鹤沪与叶大鹰(《天安门》的导演)关系不错,凭借多年的经验,他劝叶大鹰把《天安门》的档期放在10月3日,而不是现在的9月3日,理由是现在放映不会有舆论的支持,大家都在追捧《建国大业》。但10月3日则不同,10月1日,胡锦涛主席登上天安门的一幕,会成为10月2日全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10月3日再看《天安门》会更有热情。而不像现在,成为匆匆过客。

吴鹤沪比喻说,这就像吃瓜,如果先吃西瓜再吃哈密瓜,两个瓜都会觉得甜。但如果反过来,西瓜就没味道了。“但叶大鹰跟我说,自己也没办法,何时放映得由中影说了算。”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将此称为中影的霸权。“中影垄断电影的制作、发行、进口,集公司、政府、行业协会为一体,是绝对的寡头垄断。之前所有国产片扎堆上映,不就是为了给《建国大业》腾地方吗,这种行政优势别的影片不可能有。”这位人士不愿透露姓名的原因,同样是迫于中影的行业地位。

其实就营销手法而言,《建国大业》并无新奇之处,开创性的做法是用商业化的手段推广和发行主旋律影片。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