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赛特大厦20层,中国最神秘的大型民营企业之一,中国泛海控股集团,隐身于此。
9月14日,入股联想控股的尘埃尚未完全散去,中国泛海董事长卢志强在其总部接受了《中国企业家》杂志专访。一身便装现身的卢志强说起话来语调不高,措辞斟酌,但口气坚定。对外界流传的关于泛海资金链的质疑,他显得不屑一顾,“泛海从来没有因为资金过不过去的时候。”
如果不是与联想控股的股权改造联系在一起,卢志强不会轻易现身于镁光灯之前。“与联想需要通过宣传来放大品牌不同,泛海所做的事有时候过多地炫耀,过多地通过媒体去放大其效应,反而不利于泛海的成长。”卢志强如此解释其多年来刻意保持低调的原因。
《中国企业家》:入股联想,泛海从中能够获得什么?
卢志强:泛海已经有24年的发展历史了,比联想晚一年成立。泛海每五年进行一次阶段性调整。最近三年,我们系统地对泛海的发展,包括产业结构、资产形态、盈利模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反思和总结,比较明确地提出一个目标:泛海未来就做房地产、金融、资源三大产业。同时,根据二十几年发展所形成的一些基础和条件,也根据中国市场发展的一些变化,确定了综合投资,作为中国泛海非常重要的一项业务方向。
也就是说,我们一方面把传统的资产进行梳理,区分哪些是战略投资、哪些是产业投资。比如民生证券是泛海控股的,我们就把它作为产业来进行经营;比如海通证券(行情 股吧),我们是参股的,就把它作为战略投资(我们内部叫综合投资)来对待。综合投资作为泛海未来一个主要方向和盈利模式,我们内部就围绕这个目标,建立相应的管理、经营、投资体系。
应当说,泛海入股联想的过程,宏观判断占得比重比较大。客观地评价联想这个企业,前25年,如果下一个结论,联想确实是中国市场上一个伟大的公司。未来的目标,柳总要把联想做成全世界伟大的公司之一。从这点上来讲,联想自然是我们愿意去投资、愿意去选择的一个战略目标。
《中国企业家》:联想在业界乃至公众层面,认知程度都相当高,而对泛海,人们要陌生得多。泛海与联想的合作,是否更多的基于您与柳传志个人之间的相熟,而非两家公司之间的相互了解?
卢志强:中国泛海和联想之间、我跟柳总或者和联想的团队之间,应该说大家都有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相互了解,建立了一定的友谊。这个友情是在信誉当中建立起来的。信誉是有价值的,所以对我们而言,决策过程相对就比较快一点。甚至可以说,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决策依据。如果联想换一个领军人物,可能我们调查了解的深度就要大得多。
联想选择我们,也经过了深入调查。它要求我们提供的报表,是要经过几大会计师事务所每年评估的报表,这是很严格的。泛海的历史已经24年了,在中国的市场当中,超过20年的企业是屈指可数的,我想这足以证明泛海的成功之处。
除了我与柳总的个人友谊之外,泛海与联想之间,也是打过交道的。联想也曾说过我们进行过财务合作。实际上不是合作,是柳总的帮助。我们大概是在2005年,也就是签了不少土地的时候,遇到“8·31”大限,那时候泛海的压力比较大。关键时刻,联想给了泛海很大帮助,我们是不会忘记的。这件事上,泛海在信誉方面也给柳总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可以这么说,经过十几年长期的积累,基本上联想把泛海看透了,泛海也把联想看透了;柳总把我看透了,我也把柳总看透了。
《中国企业家》:您跟柳传志最初的相识是在“泰山产业研究会”?
卢志强:我跟柳总确实是在上世纪90年代泰山会组建的时候相识,而且联想以及当年的四通,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1983年科技体制改革以后,我在山东当过工人、当过工程师,也在科委机关工作过,受北京的影响是很大的。北京出了四通和联想,是中国科学院组建的创业公司,对我们当时成立泛海是一个很大的示范效应。所以我一直说泛海了解联想,因为选择了榜样,肯定是了解榜样的。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