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关键领域、重大项目向民资开放的步伐正在加快。业内人士和专家指出,打破民资进入垄断行业的“玻璃门”等体制性障碍,需大力优化市场准入机制,强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对于项目前期投资额度大、回报周期长、盈利能力较弱的领域,在吸引社会资本时应充分考虑项目收益,防止出现“甩包袱”的现象。
吸引民资需考虑项目收益
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表示,当前,让民间资本真正进入垄断行业和特许经营领域,要从外力上推动,大力优化市场准入机制,强力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建立民企进入援助机制,打破民资进入垄断行业的“玻璃门”和“弹簧门”等体制性障碍。
他具体介绍说,第一,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构建国资退出机制,加快国企非主业资产的剥离重组,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资本多元化改造、可竞争性环节分离,加快重点垄断行业的开放;第二,优化市场准入的审批机制,规范民间投资审批程序,打破民资准入的“玻璃门”障碍;第三,建立民企进入的援助机制,在投资待遇同等化基础上加强政策扶持,清除民企市场准入的“弹簧门”障碍;第四,进一步完善国务院“新36条”的配套执行措施和考核机制,切实提高政策执行力。
就近期案例来看,国家电网宣布向社会资本开放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和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领域。据国家电网预计,这两个市场将以年均130亿元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总规模将达2000亿元。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此次开放的这两个领域未来市场空间巨大,但是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目前市场尚未培育起来、投资成本高昂、盈利模式不明、依赖国家政策补贴支持。目前国家电网允许民资进入这两个领域,但是没有具体的举措,很多民资只是处于观望状态,而市场的培育还需进一步完善,同时电价补贴、税收、融资等方面仍需要配套政策。
业内人士指出,资本是逐利的,民间资本受到行政干预影响小,所以决定是否参与的主要因素取决于投资回报究竟如何。如果将投资回报周期长、盈利能力相对较弱的领域开放给民资,应避免出现“甩包袱”的现象。
PPP模式大有作为
财政部日前成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领导小组,由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担任组长,并于日前召开该领导小组的第一次会议,研究PPP管理机构的设立方案。实际上,在中央大力推行PPP模式的同时,各地也在探索以此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建设及运作。
据报道,厦门将开展公私合作PPP模式试点改革,快速提升基础设施融资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并已着手试点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而河北省也将选择已具备运用条件的市政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市公共交通等领域重点项目,优先探索运用PPP模式。对现有政府性债务中数额较大的存量基础设施类项目,研究转换成PPP运作模式,以便政府腾挪资源开展新的项目。
此外,财政部已确定石家庄市、唐山市为全国以PPP模式推广新能源公交车试点。唐山市将首批选择唐山-古冶、唐山-曹妃甸、迁安市城区公交线路作为试点,积极与中国航天万源国际集团公司、上海汽车集团曹妃甸公司等社会资本进行洽谈协商,为确定合作运营商、采购方式及推广流程做好前期准备。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了首批向社会资本开放的80个项目,能源领域与交通基建分获54个、24个项目,成为当中的重头戏。此外,被视为垄断利润丰厚的电信领域也向社会资本敞开大门,3G、4G、大容量传输网、移动虚拟运用试点等项目都在向民资等社会资本伸出橄榄枝。国家发改委表示,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建设及营运。
责任编辑:cpr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