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长期重视制造业,美国在金融危机后采取“再工业化”政策,从正反两方面表明,无论发展到哪个阶段,制造业都是大型经济体稳定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如果说,在超出自住需要之外,个人或一个家庭或许能通过购买房产来积累财产并变得富有,而不管这种购买是被界定为投资还是投机;那么,作为一个国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通过建造或购买房产而变得富有,非但如此,而且还很可能因此丧失竞争力。更何况,这种普遍现象也很难被界定为投资,尽管投资不一定与盈利等同。
房屋当然有质量差异,其建造也有技术含量,但这种技术恐怕难以与制造业等产业技术相提并论。仅就现代的房屋而言,不管是住宅还是商业地产,很难说就一定比几百年前的原木小屋或石头房子好。如果考虑到绿色低碳因素,更难以确定“越是新的就越是好的”。
在这一意义上,虽然房地产开发商也是价值创造者,其财富实力会或许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强,并拥有较大的社会话语权与影响力,但难以作为一类企业家,如同制造业或服务业里的企业家那样,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相反,不论是哪个时代或哪个国家,往往这将这类快速暴富的人视作地产投机商,负面评价似乎并不比正面评价少。如果房地产商意识不到这一点,则只能显示其实在缺乏自知之明,对于给自己带来财富的房地产业缺乏应有的正确认识。
无疑,房地产的确是国民经济一个重要的经济部分,但是,当一个经济体的增长主要由房地产支撑和牵引时,就会拖累其技术进步以及其他产业的竞争力。
房地产是一个自我增强色彩很浓的行当,无论其上升还是下降,都常常极易演变为叠加累积的非理性加速过程。特别是在所谓房地产繁荣时期,无论是开发商还是已决定购房者(更不用说已拥有房产者),无不希望房价继续上涨。在这种普遍而逐渐变得非理性的过程中,加入房地产市场的资源不断增加,对其他产业的挤占也会越来越大。轻易而简单的赚钱效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地产开发投机,基于短期盈利压力而使很多产业的资产负债表充斥着过多的土地泡沫因素。然而,这不仅不是真实的增长与发展基础,反而弱化了主业的发展,掩盖了主业竞争力下降等问题。对房地产的过多参与,以及对其高额盈利的陶醉,于产业和企业而言,无不妨碍着对技术研发与改进、品牌建设的投入。长此以往,主业将变得不再是主业。
过去十多年中国房地产的持续繁荣,不仅使房地产价格快速向全球最高峰靠拢,也使几乎所有的国有企业和大型私营企业参与到房地产开发中来。特别是掌控了中国主要资源的国有企业,利用金融体制及其他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所带来的资金、土地和地方政府支持等优势,不断增加对房地产的投入力度,在助长着土地泡沫的同时,也用来自房地产的巨额利润掩盖着主业盈利的下降甚至亏损。有人说,过去十多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居世界之最,但在此期间并没有产生出世界级的技术品牌,这与土地泡沫的兴盛与膨胀有着很大关系。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更成问题的是,房地产极易形成泡沫,泡沫又极易破裂。在泡沫破裂的过程中,房地产的贬值则是累计加速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香港地产贬值70%就是例证。这一过程会将那些过度参与房地产开发的产业企业拖垮。不要说70%,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是下降这一数据的一半,且不说那些房地产开发商,不少其他的产业企业亦将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且不说还有大量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将因呆坏账而跌入兼并重组甚至破产的境地。
国人这些年来都看到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两极化的怪圈:一方面,房屋建造得越来越多,房价却不降反升,买不起房子的人并没有因为遍地建起的房子而能够买得起,反而越来越买不起;另一方面,已拥有房产和买得起房子的人,在期望房价不降的同时,照样想方设法去购买房产。不用看统计数据,仅凭直觉就会发现,遍布国内大大大小小城镇的房子,或许各有其主,但不少地方的空置率不低。整体上看,即使不承认过剩,至少很难否认不再短缺。因此,将房价上升归于供给不足很难让人信服。那么,是不是等到哪一天悬空中的那个大泡沫破裂了,在地面伸脖仰望的人就能买得起房子,能捡到一片半片的泡沫碎片呢?不见得!这个几乎是全球最大的泡沫一旦破裂,那会是一场重大危机,将给所有行业带来重大损失。所有人都会受到影响,那些购买力低的人群所受到的绝对影响更大。这就是一个大型经济体为什么绝对不能仰仗房地产泡沫的原因所在。
德国长期以来重视制造业,美国在金融危机后采取的“再工业化”政策,从正反两个方面表明,无论发展到哪个阶段,制造业都是大型经济体稳定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如此看来,如果想要确保中国经济增长不脱离制造业等产业的稳实支撑,当务之急就得继续挤压房地产泡沫。为此,降低甚至停止各类国有产业企业对房地产开发的参与,恐怕都可以是可供考虑的政策。
而那些通过房地产开发而积聚起巨额财富者,最好有点自知之明,不再那么理所当然地以社会公正者的形象招摇于市,而整个社会也亟须从制度与文化建设上营造起恰当约束房地产投机商的氛围。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