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李宁公司高管换血渐入高潮 首席财务官辞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更新时间:2012/10/16 14:48:33   
>> 相关新闻链接
·波司登3000万英镑打造伦敦门店 ·2012福布斯前百位富豪总资产较去年缩水7%
·王石:内地居民没有资格住大房子 ·柳传志:员工真不能把企业当成家
·国企效益好靠什么 ·海尔收购斐雪派克遇阻
·雷士照明开始步入正轨 吴长江阎焱重归于好 ·国美线上线下整合将收官
·中国企业500强不要虚胖要强壮 ·冯仑上海公开课上谈中国式创业:忌到钱就止步

  

本土体育品牌遭遇“滑铁卢”
本土体育品牌遭遇“滑铁卢”

  正如李宁有限公司(2331.HK,下称“李宁公司”)的口号所言,该公司正不断“Make The Change(让改变发生) ”。

  短短3个月里,李宁公司两位高层离职。10月12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CFO)钟奕祺,因有其他事业发展追求,已辞任上述职务,2012年11月1日起生效。

  过渡期内,李宁公司将由一名“具有逾20年营运经验的顾问”协助领导公司的财务工作。

  三个月前,李宁公司发布公告,称原行政总裁(CEO)张志勇自7月4日起辞职,而TPG合伙人金珍君出任公司执行董事及执行副主席,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主席苏敬轼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聘用新任行政总裁之前,李宁公司将由创始人及执行主席李宁,与执行副主席金珍君带领。

  张志勇离开初期,市场曾大声“拷问”李宁:“李先生,您也觉得张志勇离开是应该的吗?”短短三个月后,市场却开始对李宁公司管理层的变动默默叫好。10月12日,李宁公司股价并未下跌,反而一度升幅达7.7%,全日升3.43%,至4.8港元,为3个月以来的高位。

  10月15日,李宁公司于港交所宣布停牌,称因有股价敏感信息将公布。一位港股分析师告诉本报,李宁或将公布更多人事变动信息,可能会有更多的TPG人员进入李宁公司,TPG亦可能增持李宁公司股权。

  此外,他还透露,钟奕祺离开李宁公司,乃因其与该公司早前引入的战略投资者TPG意见分歧有关。15日,李宁公司媒体关系负责人未对此事直接回应。她表示,目前未有更多信息公布。

  高盛:人力变动将持续

  10月12日,李宁公司同时宣布,公司秘书李红辞任秘书职位,由2012年10月15日起生效,由严慧燕担任公司秘书。严慧燕拥有超过20年公司秘书经验,为英国特许秘书及行政人员公会以及香港特许秘书公会资深会员。

  钟奕祺与李红辞任后,将继续担任李宁公司顾问。

  “自2011年开始,李宁公司市场部部等部门业务骨干相继离职。”海通国际证券消费股分析师王婧雯告诉本报,目前,李宁公司内部管理仍未稳定。待管理团队稳定后方能更好执行库存清理及渠道整改工作。

  据了解,公司至今尚未觅得全职的CEO和CFO。

  去年5月开始,李宁公司多位高层辞职,包括公司原首席品牌官方世伟、首席运营官郭建新、乐途事业部总经理伍贤勇、公司政府及对外公共事务部总监张小岩、首席品牌官徐懋淳等。

  本次CFO辞任的消息公布后,不少外资投行发布报告,并对该信息予肯定态度。

  高盛高华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目前财务管理团队将专注于成本控制及现金流管理,预期未来会有更多新的人事任命,因公司正在进行重组。该举措代表了李宁公司主席和TPG进行公司改革,并开发潜在品牌价值的意图,对公司长远发展正面,不过,预期短期内运动服装经销商的销售收入未见有明显回升。

  此外,德意志银行亦发布报告,与高盛意见基本一致,并认为目前公司改革方向正确,只是需时,维持“持有”评级。

  TPG目前是李宁的第二大股东,持有13%股权,现已派驻8名全职高级管理员在李宁工作,其中2人已加入董事局。

  变革需时

  面对李宁公司大刀阔斧的改革,市场则呈观望态度。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多位分析师向本报这样表述。京华山一分析师麦耀铨告诉本报,目前,李宁公司的问题还很多,其核心因素在于,消费者不认可该品牌,导致库存过多,公司与经销商存在矛盾等。

  2012年上半年,李宁公司收入为38.80亿元,同比减少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44亿元,同比减少84.9%,业绩严重下滑。为清理库存,上半年李宁公司总共关闭了900多家分店。

  可是库存情况并未改善。今年上半年,该平均存货周转期从2011年的73天,上升到95天。2010年,该数字仅为52天。

  “这只是公司账面的数字,没人知道经销商那里到底还有多少存货。”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透露,目前 ,李宁公司与经销商的谈判因彼此利益问题而处于僵持,导致去库存进程一再受阻。

  据记者了解,经销商与李宁公司在存货回购价格上,仍有歧义。

  王婧雯认为,随着2010年,李宁公司重塑品牌的计划失败,目前的李宁品牌不仅流失了原有的核心消费群,亦没有成功吸引到“90后”成为其目标客户 。而内控问题、混乱的经销商体系以及产品定位都需要较长时间去整改。王婧雯说:“虽然TPG成功帮助达芙妮解决供应链问题,但李宁公司的情况看起来比达芙妮要复杂很多。”

 

 

 



责任编辑:cprpi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