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投入无回报 三位高管被处罚
三一电气总经理吴佳梁
值得注意的是,在“优化”员工的同时,三一电气的领导层也遭到了处罚。多位内部人士透露,就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三一集团下发内部通告,原本同时担任三一集团副总裁的三一电气总经理吴佳梁、常务副总经理戴立新,均被降职为三一集团副总经理,但保留三一电气职务。而担任三一电气董事长的集团董事毛中吾,也因此在集团董事会中排名下降一位,从第五降至第六。
而处罚的理由则包括经营不善,对于问题未及时汇报、造成董事会决策失误等。
在经营业绩上,目前三一电气的市场份额非常小。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公布的《2011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显示,2011年三一电气在中国新增装机量为179.5兆瓦,市场份额仅为1%,排在同行业第17位。而在累计装机量上更是没有进入前20强。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时间仅仅比三一电气早两年的华锐风电,2011年新增装机量占据了16.7%的市场份额,仅次于金风科技,是三一电气的近17倍。而在累计装机容量上,则超过了金风科技排在首位,占据20.8%的市场份额。
而如果加上出口,三一电气的当年总装机量也仍然只排在第17位。上述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三一电气仅向美国出口了6台风电机组,共12兆瓦,国内加出口总装机量共191.5兆瓦。
根据2011年8月份多家媒体的报道,当时三一电气已经在风电上投入了31.5亿元的资金。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数额比三一重工收购“大象”普茨迈斯特还多了5.5亿元。此外,报道也披露,三一电气直到当时一直没有盈利。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风电形势急转直下。行业龙头华锐风电2011年净利润同比下降 72.84%。今年一季度继续低迷,降幅扩大至 87.06%。而金风科技2011年净利润也同样下滑73.50%,一季度更是下降97%。
在这种行业形势下,原本就未盈利的三一电气压力更大。一位离职员工对称,三一电气目前亏损已经超过3亿元。
此外,在公司战略上,三一电气管理层与三一集团早就有一定的分歧。三一电气总经理吴佳梁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和全产业链的发展路径,但三一集团内部有声音认为,风电业务完全可以“走得更快”,比如通过比与成熟的企业联合设计风机来实现迅速生产;或者学习GE等巨头,依靠购并迅速扩张版图,占领市场。
对自主研发和全产业链的坚持,导致三一电气错过了成立后的头两年的市场爆发,同时也带来了投资成本大、回收期过长的问题。而背靠资金实力雄厚的三一集团,吴佳梁等也有了追求技术的底气,但这种依靠集团不断投入资金的发展方式,也带来了集团层面的不同声音,甚至流出集团要出售三一电气部分股份的传言,从而给了公司管理层很大压力。吴佳梁在去年8月份对媒体坦言经营压力很大,但仍然表示,“眼下这个痛苦的过程是必须经历的,但我们应该就快有利润了。”
然而,他等来的却是风电行业的急转直下、公司的继续亏损,以及母公司三一集团因工程机械行业的低迷带来的资金掣肘。在三一集团整体开展人员“优化”的情况下,在三一重工虽然低迷但仍然能保持微弱的净利润增长的情况下,对投入了巨大资金但却没有回报的三一电气进行更大比例的“优化”,也就顺理成章了。
责任编辑:cprpu